弱勢家庭多由媽媽扛家計 1919陪讀班幫孩子準備母親節禮物_聯合

2023.05.10
聯合報/ 記者葉冠妤/台北即時報導
母親節快到了,通膨高漲讓民眾荷包緊縮,基督教救助協會資助的1919陪讀班孩子,多來自經濟弱勢家庭,即使想幫媽媽過節,也力有未逮,母親節前夕,救助協會特別攜手7-ELEVEN與台灣萊雅,幫陪讀班孩子們募集曲奇餅乾禮盒與美妝保養品,盼望讓含辛茹苦的媽媽能在屬於自己的節日中,打扮得美一點,吃得開心點。
根據「1919陪讀計畫111學年報告」,在救助協會資助的223班、2269個孩子中,5成來自單親家庭,其中近7成由媽媽獨力扶養。救助協會說,這些辛勞的媽媽平時要工作養家,又要照顧孩子,比一般家庭的媽媽更加勞苦,特別是她們的社會支持系統薄弱,一旦有重大事故發生,很容易就陷入孤立無援,需要人在生活與心靈上給予關心與支持。
43歲的阿潔,在2004年自中國大陸嫁到台灣,平時管理家務,也做家庭代工貼補家用,但2年前先生突然在工作中心肌梗塞,當天就離世,從此阿潔就一肩扛起負擔家計與養育3個孩子的重擔。
為了能接送孩子上下學、買菜煮飯,阿潔只能利用孩子上學的幾個鐘頭,做到府居家清潔的工作,並兼做外送員。但就靠她一份微薄的薪資,要負擔一家四口的生活費、房租、學費,實在非常艱辛。
三光1919陪讀班老師黃巧佩師母說,阿潔的先生過世後,她一個人扶養3個孩子,真的很不容易。所以除了讓孩子們來陪讀班外,也替她申請了1919食物包,希望能幫她減輕一些經濟上負擔。
生活雖不寬裕,但阿潔從不讓孩子感到匱乏,每逢生日、過節,她都會買蛋糕跟孩子一起慶祝。「我希望透過這些節日,能把孩子們聚在一起。這幾個孩子都比較害羞,很少表達他們的感受。但今年母親節,收到小女兒拿來的美妝保養品與餅乾禮盒,讓我特別開心。其實每個媽媽的母親節心願都一樣,就只希望孩子們平安健康長大。」
基督教救助協會自2004年起推出「1919陪讀計畫」,提供弱勢家庭兒童免費課輔、品格教育、才藝課程、營養餐點,及家庭關懷。讓他們下課後能有一個安全溫暖的環境,身心靈得著關顧,至今已累計資助超過7萬人次的弱勢家庭孩子,112學年度還將持續資助2500名弱勢家庭兒少,呼籲愛心民眾關注支持計畫,讓許多為生活奔波的弱勢家庭媽媽能減輕點壓力,喘口氣再繼續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