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多謝【單車環台Day5】

2024.12.26

第五天12 / 25 (三) 日月潭─嘉義市 105.3 km

途經:南投縣魚池鄉、水里鎮、集集鎮、竹山鎮;雲林縣林內鄉、斗六市、斗南鎮、大林鎮、民雄鄉;嘉義市東區,共9個鄉鎮市區。

明年我一定會歸隊

在薄霧輕繞下,清晨的日月潭山嵐氤氳、湖光染翠,顯得格外嫵媚。但1919環台車隊的勇士們無暇駐足,從教師會館出發,行經涵碧樓、日月行館、耶穌堂、水社,來到向山旅客中心時,霧已消散。向山有全台最美遊客中心的美譽,機翼型的清水模建築,宛如雙手環抱整個湖光山色。而在潭水前的平台拍照,則是勇士們依依不捨的臨去秋波。
騎下長坡,路過水里,從集集經綠色隧道,我們來到竹山。2014年的勇士葉鴻儀,退休後在鎮外的小山坡上,開闢了「老葉可可園」。鴻儀熱情地歡迎車隊,除了導覽園區,介紹可可,也請大家品嚐新鮮可可汁、100%可可豆。鴻儀還承諾說:「明年我一定會歸隊,再次環台。」

從921到汶川地震

中午,車隊來到竹山衛理堂,見到特地來歡迎車隊的曾紀平。曾大哥是救助協會的資深同工,原來是台北一家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921震災時,他來到竹山參與救災。後來代表衛理公會與救助協會合作,擔任921竹山家園再造工作室主任。設立貨櫃屋,讓災民有棲身之所。開闢「迦南美地」園區,展開各項居民服務。
2008年汶川地震時,他接受救助協會差派,前往成都駐紮5年,進行災後重建,還應邀在大陸各地進行社服實務講座,後來又在上海、平潭參與社區服務。但回台屆齡退休後不到一年即發現罹癌,目前正接受標靶治療中。勇士們對曾大哥的服務精神深表佩服,也一起為他的後續治療與復原禱告。

陪伴一家超過6年頭

竹山衛理堂是在921重建中成立的教會,曾大哥也是開創先鋒之一。竹山衛理堂秉承衛理宗信仰傳承,重視社會責任,目前也執行1919急難救助與食物銀行的方案。牧師曾長森特地跟勇士介紹他們長期陪伴的一個急難家庭。
陳爸爸(匿名)原在市場擺攤賣龍鬚糖,育有兩子,家境小康。但後來因罹患下咽癌第二期,切除整個咽喉,無法發聲,一家生活陷入困境。還好教會及時為他們申請急難救助金,同時發放1919食物包,至今已陪伴他們超過6個年頭!

感謝把我孫子教得很好

從南投竹山過南雲大橋,下午車隊來到斗六的林頭浸宣教會。教會對面是斗六的榮民之家,平常除了關懷探訪老榮民外,教會也成立陪讀班,20年來陪伴了數百名兒少,目前照顧30多名國中小生,甚至有6個高風險家庭的孩子住在教會成立的小家中。教會也運用1919惜食計畫的食材,供應陪讀班孩子膳食,而目前領取食物包的弱勢家庭有15戶。
阿美阿嬤(化名)不識字,與離婚的兒子及二個孫子同住。兒子有酗酒、家暴的惡習,一次酒後墜樓,從此無法工作。幸好教會為這個家庭申請急難救助金與食物包,又經常探訪關懷。後來兒子成功戒酒,兩個孫子也進了陪讀班,並住進教會的小家,全家生活逐漸步入正軌。吳佳哲牧師陪著阿美阿嬤,她斷斷續續地用台語說:「我不識字…不會教孩子…教會很好,把我的孫子照顧得很好…真多謝,真多謝!」

最支持車隊的典範家庭

勇士吳煥文緊緊地握住佳哲牧師的手,謝謝他們為弱勢家庭所做的。煥文是英特爾台灣分公司客戶品質經理,也是2023年的車隊隊長,與妻子劉筱萍已連續4次環台。筱萍的爸爸去年也是勇士,女兒沛柔則是3次環台。煥文一家可說是最支持1919環台車隊的典範家庭!
傍晚,車隊在和煦陽光下,騎過收割後的稻田,避開下班的車陣,提前進入嘉義市區。晚餐時,不少勇士的親朋好友來探班。對勇士們來說,這是收穫、感動,又溫暖的一天。

PHOTO 相關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