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上太陽【單車環台Day8】

2024.12.29

第八天12 / 28 (六) 屏東市─屏東車城 100.6 km

途經:屏東縣屏東市、麟洛鄉、內埔鄉、瑪家鄉、萬巒鄉、新埤鄉、枋寮鄉、春日鄉、枋山鄉、車城鄉,共10個鄉鎮市區。

陪讀20名學童 送16戶食物包

屏東是農業縣,無論走哪條路,除了聚落住家外,幾乎都是檳榔樹與香蕉。而到南屏東,則是芒果樹的天下。穿翠綠車衣的1919環台車隊,一整天就在綠色的屏東平原中快速穿梭,與綠野、樹林、海岸共長天一色。
瑪家鄉的三和村,原來是隘寮溪的河川地,政府開發並改善土質後,鼓勵魯凱、排灣族人遷入,成立了三和村。這是夾雜在長治鄉、內埔鄉間的原住民「飛地」。三和村依原遷居群族,分成北村、中村、南村三個聚落。中村大都是排灣族,南北村則是魯凱族。
中村長老教會由孫子貴牧師牧養,孫牧師一家共出了5位牧師。中村教會有300多位會友,平時約有180位聚會。雖然信徒以中高年齡為主,但還是設立陪讀班,照顧了20多位國中小弱勢學童。此外有16戶弱勢家庭領取1919食物包。

不要放棄 Never Give Up

今天上午,勇士們分成3組,為中村陪讀班的孩子做職業分享。希望能幫孩子打開視野,讓他們能更多了解外面的世界,為未來築夢。
問孩子們未來想做什麼?也許他們從沒想過這個問題,但孩子就是想像力豐富。「我要當軍官」、「我要當科學家」、「我要做有關音樂的工作」…。一個瘦弱的男孩說:「我想開貨輪。」還有個女孩說:「我想當足球教練!」
要對國小的孩子分享自己的職業,其實有點難度!陳宥承說:「我從小在單親家庭長大,是低收入戶,12歲就到競選服務處打工,發海報、送宣傳單…,根本不敢有夢想。可是我現在是台北市議員,有點像你們班上的班長,幫同學們反映問題、解決問題。」
吳忠賢說:「我從小就不喜歡讀書,只喜歡玩機器,但現在我開了一家很大的公司,專門做金屬加工。」
唐廉智如果去主持兒童節目一定很受歡迎,他幽默地說:「我的職業就是騎單車,我一定會再回來看你們,到時我就送你們車,你們要帶我去騎車哦。我會教你們怎樣才能騎快一點,不怕被狗追!」
潘韻慎是空中英語教室的錄音師,他要孩子跟他學一句英文:「不要放棄,Never Give Up!」不管孩子聽懂多少,只要學會Never Give Up,夢想就會實現!

挑戰自我做公益 也更深認識台灣

下午,車隊繼續向南騎。從台一線過枋寮左轉隆山路,抵達春日長老教會。陳信光牧師過去在台中都市原住民教會牧會時,就已參與1919的服務事工。目前教會除了送食物包外,也針對無法外出的弱勢長者或單親家庭,進行送餐等服務。
一路騎來,聽了、看了這許多弱勢家庭的故事,陳宥丞一定特別有感觸。正如他所說,他從小在低收入家庭長大,但現在卻是台北市內湖區議員。經過這次的環台,未來一定能為更多弱勢群體發聲。宥丞說:「我今年38歲,人生第一次環台。除了想挑戰自我,也希望更認識台灣。騎車又能做公益,一舉數得。」 
今年是周曉芸第3次環台,她與宥丞同屬一個政黨,前年曾參加金門縣議員選舉。雖然因倉促參選而高票落選,但她對弱勢群體的負擔,卻絲毫未減。

邀兒子一起接力 為環台減肥50公斤

侯勝宗老師雖然不從政,但常與公部門有合作關係。他是逢甲大學的特約教授,是研究「移動服務」的著名學者,尤其以研究計程車業聞名。他也是微光行動協會的負責人,運用營業車輛服務偏鄉弱勢長者。侯老師是2022年的車隊隊長,今年第6次環台。前兩年他帶大女兒環台,今年則邀兒子接力。
侯恩謙是侯老師的兒子,是15歲的高一生,將從台東接力騎回台北。52歲的王俊凱是台灣微光行動協會台東長照組長,去年本來就要參加,但因為體重高達142公斤而被勸退。今年,他以92公斤報名成功。他說他最大的收穫是學會如何正確騎車。
週六傍晚的鵝屏公路,南下度假的車輛依然不少。沿著海岸騎車,本是欣賞夕陽的最佳方式,只是今天落日的位置被黑雲遮住了。沒關係,騎完8天下來,相信勇士們都已能體會:雲上太陽,永不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