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長的話

2025.04.28
親愛的救助夥伴平安:

聯合國每年會在3月20日「國際幸福日」(International Day of Happiness)時公布年度《世界快樂報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其中芬蘭今年在147個國家地區中,連續8年蟬聯最快樂的國家。而去年排名31名的台灣,今年第27名,亞洲第3,僅次以色列與阿聯酋,超越新加坡、日、韓,榮登東亞之首!

這份報告的考量因素,包括自我評估生活滿意度、人均GDP、自由、健康、社會支持、慷慨程度,和有無腐敗等變數。而有學者指出,台灣之所以快樂指數高,可能與「共享餐食」帶來的幸福感有關。根據蓋洛普數據,共享餐食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與收入、失業率的影響程度相當。那些常與人共餐者,對生活的滿意度「顯著較高」。而台灣人平均每週中有5.5次晚餐與人共餐,午餐則有4.7次,在全球排名第8。

的確,台灣人喜歡共餐。做生意的人喜歡在飯局上談生意,這樣氣氛比較歡愉。親朋好友喜歡在節慶時圍爐聚餐,因為有圓滿的感覺。甚至連社區長者的關懷據點都要共餐,這樣才能有更多互動。老一輩的人常說:「多個人吃飯,不過多雙筷子」,就是共餐的精神-陪伴!

1919食物銀行於2010年成立,14年來透過發放食物包、實體食物銀行,已服務超過10萬戶次,發出12億元以上的物資。而自2013年聯合國在世界環境日呼籲「Think Eat Save」,不要浪費食物後,1919食物銀行也自2017年推出「惜食計畫」,與全聯合作,鼓勵陪讀班每日到附近全聯收取當日惜食,作為供餐食材。2021年起,更擴大收取連鎖大賣場惜食,並陸續在新北、台中、嘉義、高雄設立4處含冷鏈倉儲的惜食處理中心,同時也建立冷鏈運輸車隊。除供應惜食給1919陪讀班外,也擴大送至長照中心、原鄉文健站等免費共餐點。

據統計,每年台灣有超過360萬公噸的糧食被浪費,相當每人每年浪費150公斤的食物。這個浪費程度不僅在東亞居冠,比日韓多出20%,更是東南亞國家的8倍以上!因此,1919食物銀行盼望未來能在全台成立30個惜食中繼倉,同時在台東成立食物銀行園區 (含集運倉、惜食處理中心),擴大收取賣場與廠商捐贈的惜食,希望能供應至少500間的陪讀班與免費供餐據點!

懇請以禱告與捐款支持我們,一起減少食物浪費,守護我們的家園。每週五我們仍在禱告會中為您代禱,歡迎提出需求(02-8660-9995*118陳小姐)。

基督教救助協會
理事長 / 夏忠堅
秘書長 / 鄭夙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