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後第五天247位志工報到 1919惜食中繼倉化身「孤島救命倉」
2025.09.28
花蓮光復鄉馬太鞍溪堰塞湖災情進入第五天,基督教救助協會位於中山路的「大安1919服務中心救助站」(大安長老教會),27日湧入247名志工,齊心投入清淤工作。而從第一天即開倉賑災的「1919太巴塱惜食中繼倉」,仍持續發揮救命糧倉的功能,每天供應上百人熱食,成為孤立部落的重要支柱。
中繼倉成為災害孤島的補給樞紐
洪水沖斷馬太鞍橋,一度造成光復地區斷水斷電、交通全癱,使太巴塱部落瞬間成為「災害孤島」,外界物資無法進入。在此危急時刻,1919食物銀行於今年元旦設立的 「1919太巴塱中繼倉」,及時發揮功能,成為部落第一時間的救命糧倉。
太巴塱1919服務中心(太巴塱長老教會)的那麼好‧ㄚ讓牧師說:「在完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我們把中繼倉平常儲存的所有生鮮食品都拿了出來。」災後首日,他們緊急煮出150份熱食,第二天增至200多份,之後每天上百份。主要供應社區受災長者,同時也供應救災人員與志工們。那麼好牧師感慨地說:「當大水沖垮橋樑,把我們困在孤島時,是中繼倉撐起了第一線,讓我們能繼續為受災家庭送上最基本的溫飽與盼望。」
1919食物銀行總監張謙方表示:「這次光復鄉的救災實戰經驗,再次證明中繼倉能發揮關鍵功能,成為災害孤島的補給樞紐。太巴塱是我們第一個中繼倉,未來五年,1919食物銀行將持續在全台設立30座。平時儲放各界捐贈的完好惜食,就近供應在地文健站與各社福據點;一旦災害發生,就在第一時間『開倉賑災』。當然設倉的地點,也會避開土石流等高風險區域,以確保救援體系的安全與永續發展。」
屏東熱血護理師半夜獨自開車馳援
今天大安1919服務中心共有247位志工報到。他們來自全台各地,熱心服務的身影令人動容。其中曹先生來自屏東,是一名護理師。昨天深夜就先自費購置血壓計、血糖機等醫療用品,於凌晨3點半獨自從屏東驅車前來。整天細心地為災民與志工清洗、包紮…,專業又有愛心的舉動,溫暖了眾人的心。
受災戶張先生與懷有身孕的太太及年幼的兒子,面對被淤泥填滿、冰箱傾倒堵住通道的家,感到非常無助。還好向救助協會求助後,今日迎來了8名志工。志工們鏟子、雙手並用,為他掏出污泥,還有人幫忙照顧孩子。在眾人齊心協力下,原本動彈不得的冰箱,終於被順利搬出。張先生感動地說:「昨天只有我一個人獨自鏟土,感覺很絕望,但今天看到這麼多人來幫我,又讓我重燃希望。」
志工中,有幾個年輕身影,他們是來自花蓮的高一生,今天特地搭火車前來。他們分工合作,為張先生清理了淤泥及膝的庭院,展現了年輕一代的熱情與擔當。
現場急需獨輪車與電力高壓清洗機
救助協會花蓮區主任梁佳宏表示,今日湧入的大量志工中,有37位來自花蓮市聖教會,他們直接被安排前往災情嚴重的馬太鞍社區支援。他特別提醒,這兩天因志工踴躍,現場的救災設備與飲食可能短缺,因此接下來前來的志工,請自備乾糧。而目前清淤現場最急需的器具,包括獨輪車、水桶,及電力高壓清洗機。救助協會正積極募集中,希望能盡快到位,以加速清淤進度。
災後緊急救援正如火如荼地展開中,而未來重建之路仍然漫長。救助協會將持續整合資源,投入家戶清消與後續的關懷工作。誠摯邀請社會大眾與我們一同伸出援手,捐款支持 【1919食物銀行-0923花蓮光復鄉水災救助】,提供受災家庭最即時的幫助,陪他們走過最艱辛的一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