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協會在光復鄉成立第二救助站 擴大招募上千人次志工投入清汙_經濟日報
2025.09.29
經濟日報 項家麟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洪水重創光復鄉,造成民宅一樓幾乎滅頂,災後第四日(9月26日),基督教救助協會於大安1919服務中心(大安長老教會)成立第二個救助站,以中山路為中心展開重災區清汙行動。志工們挨家挨戶清除厚重淤泥,也送上社會的關懷,讓受災居民倍感安慰。為加速災區復原,救助協會於9月26日已招募逾700人次志工,全力投入第一線服務,救助協會也將統籌調度,將再動員1,500人次志工投入清汙,全力協助災民。
一家三口老弱身殘 亟需外界援助清理工具
光復鄉災區的景象令人怵目驚心,許多民宅一樓完全被厚重淤泥覆蓋。住在大安長老教會旁50年的吳先生,目睹後院牆壁被洪水沖垮,汙泥灌滿整個家,至今客廳外的房間仍深陷泥沼。他感謝1919志工的協助,將客廳的汙泥很快清除,但仍有房間、餐廳、廚房泡在泥水中,需要更多人力投入,才能陸續清汙。感謝特力屋在得知消息後,於9月26日即時捐助台高壓清洗機一批支援前線,交由1919志工廖先生專車連夜送達災區,為前線清理注入即時助力。
75歲的退休牧師阿蓮(化名),不僅住家遭淤泥淹沒,後院雞舍也損失慘重,大量雞隻被埋在泥下,已發出惡臭。1919志工今天也特別來為他們清理。水災發生時,她與80歲的先生及臥床的53歲身障女兒,只能倉皇逃至二樓。「水來得比我想像得快,幸好當時有朋友幫忙把孩子抱到二樓,不然後果不堪設想。」阿蓮憂心地說,目前只能先用漂白水消毒,亟需外界援助清理工具。
救助協會統籌調度 未來將動員1500人次志工
救助協會花蓮區主任梁佳宏表示,9月26日共70人次志工及9位協會人員,投入家戶清潔,志工協助居民鏟泥、清掃,及搬運毀損物品。另有65人次志工及14位協會人員負責愛心物資管理。隨著清掃工作全面展開,也已在9月26日號召逾700人次志工,未來三天將投入第一線服務。因受災區域甚廣,志工招募將持續至10月5日,預估累計動員逾1500人次,除了協助家戶清潔,也支援縣府社會局前進指揮所進行物資管理。
在物資方面,梁佳宏指出:「現場除了基本的掃帚、圓鍬、垃圾袋等清潔工具外,目前仍急需獨輪車與水桶。後續也需要更多電力型高壓清洗機,才能有效清除厚重淤泥,加速復原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