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滿滿完騎蘇花 【單車環台Day 13】

2020.01.02

環台日誌【第十三天】1/2 (四)

2019年1919單車環台募款: 花蓮新城─宜蘭市108km
途經:花蓮縣新城鄉、秀林鄉;宜蘭縣南澳鄉、蘇澳鎮、五結鄉、宜蘭市。共6個鄉鎮市區。

立霧溪在高聳的花崗岩山間流著,隨著天氣,或靜靜地、或急喘著、或嗚咽、或雀躍;太魯閣大橋霸氣地跨在溪上,每天不知道有多少卡車、遊覽車、小轎車、摩托車呼嘯而過,但有多少隊伍能像1919環台募款車隊這麼美、這麼高雅悠然地渡過立霧溪?
過了崇德,就要開始蘇花的爬坡騎乘了。車隊幹部昨晚已重新編組車隊,依照體力分三組,支援車也分成三組,大家信心滿滿地分組騎進崇德隧道。欣賞蘇花公路之美之雄偉,最好的方法是騎單車或徒步,每個路段都有驚喜,每一轉彎都想要駐足,只是車隊騎乘可不能停住不前。人們的生涯也不能停駐不前,即使常處艱難。

老人都很喜歡來

穿過一個又一個隧道,爬過一個又一個坡道,終於下滑到和平。車隊來到克尼布長老教會,教會委辦文建站的長者正在做體操,他們立即拿起各式打擊樂器,或搖寶特瓶中的砂礫,或敲打鍋蓋,或敲打洗衣精大罐子,配合音樂敲敲打打迎嘉賓。
徐玉美牧師說:「文建站是原民會的方案,每週二到周五可以在教會做健身操、做手作、學音樂,其中有一天是作救助協會的旺得福俱樂部,老人家都很喜歡來。」玉美牧師也介紹一位接受急難救助金的短髮婦女。玉美牧師說:「這位媽媽得了癌症,接受化療,頭髮都掉光了,現在的短頭髮是剛長出來。我們教會為她申請了急難救助金,現在也提供她食物包。」
從和平到南澳,需要爬過二座高山;從南澳到東澳,要爬一座;從東澳到蘇澳還要再爬一座。大家慢慢能找到自己爬坡的踏頻,靠著換檔的技巧,也能比較不吃力地爬長坡。今天的大卡車特別多,聲音大、速度快、廢氣多,整體路況對單車騎士很不友善。幸好東澳到蘇澳路段,因為蘇花改通車,所以該路段汽車稀少,有點像單車專用道的感覺。雖然花費的時間稍長,但全隊順利完騎蘇花,讓人興奮不已。

累積9年環台經驗領騎

「我完成了三分之二任務了!」領騎吳炘庭面帶微笑地說,他有幾天沒刮鬍子了,滿臉鬍渣,微笑起來感覺更瀟灑,也更有男性魅力。炘庭為自己訂下三個重點領騎任務,一壽卡、二蘇花、三風櫃嘴。所以他說完成三分二了。
「第一次擔任領騎,比我想像的更不容易。每次考慮車速要不要加快,要不要放慢,都需要審慎盤算;既要準時抵達,又要顧及大家的體力,很難兩全;要不要穿外套,要不要脫外套,都要反覆思量。但無論怎麼決定,都沒有辦法滿足所有人的狀況。騎乘期間我都很晚才睡,因為需要仔細規劃第二天騎乘細節,真是不容易!」其實炘庭已經做得很好了,雖然是第一次擔任領騎,但已經像是個老教練了,這是他第9次參加1919環台所累積的經驗。

成為改變世界的人

公誠與炘庭是一起參加路加小組的老朋友,這次擔任車隊的押隊。他說:「我是來守護車隊的,一方面支持領騎炘庭,一方面守在車隊最後方,守護落隊的隊友,陪著騎,幫落隊者趕上車隊。我心裡想,1919環台車隊在守護弱勢民眾,車隊也需要有人來守護。所以我就來參加第5次環台了。」
公誠也是知名的新銳導演與編劇,他說:「我一邊騎乘,一邊創作。這段時間我一直在想一個主題:改變世界!所以環台也是我創作的時候。我很驚訝也很感動,環台第二天,我們造訪竹北長老教會,招待我們的是一群陪讀班長大的高中、大學生,他們去參加救助協會與標竿基金會為陪讀班大孩子所舉辦的營會「Changer」。營會的主題就是要幫孩子立志成為改變世界的人。這對我一路騎乘時的思考,有很重要的啟發。」

環台13天首次夜騎

興奮地完騎蘇花公路,時間卻嚴重地延誤,車隊來到五結長老教會時,陪讀班的孩子已等候多時。幾年前車隊來過五結長老教會,那時還是小小的舊禮拜堂,但現在已建成很現代的新禮拜堂了。救助協會支持五結陪讀班已10多年,今天一個阿嬤特地前來致謝,原來他的3個孫子都受陪讀班照顧。阿嬤很害羞,什麼話都講不出來,只不斷點頭道謝。
離開五結時天已黑了,這是環台13天以來,第一次夜騎。今天也是騎乘公里數最長的一天,108公里。
離開五結時天已黑了,這是環台13天以來,第一次夜騎。今天也是騎乘公里數最長的一天,108公里。

環台微電影>> https://is.gd/kFIEs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