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Care【單車環台Day7】

2022.01.02

環台日誌第六天1/1(六)

2021年1919單車環台募款: 台南─高雄86.8 km
途經:台南市東區、仁德區、歸仁區;高雄市阿蓮區、田寮區、旗山區、大樹區、大寮區、小港區。共10個鄉鎮市區。

今天日程七上八下

2022年第一天,南台灣艷陽高照,晴空萬里,日均溫21度,是騎單車的好日子!出發前,領騎說今天的路程是「七上八下」。1919單車環台的使命是為急難家庭募款,而他們的生活日常不也是「七上八下」?

車隊向東離開台南市區,右轉順著高鐵高架下前行,車輛稀少。但一穿過台南高鐵站區,人車卻擠成一團。2022年的第一天,就讓我們彼此祝福:人人找到自己的方向、搭上該搭的車,去到該去的站!

離開高鐵路線,左轉台28線,朝向月世界,一路真的是「七上八下」。由泥沙與泥岩混合,再經由風化、沉積作用,形成如月球表面的灰色曲折地貌,在台東有吉利「惡地」,在台南則有田寮「月世界」。同樣的地質地貌,稱呼「月世界」,可比「惡地」浪漫得多。吸引的觀光人潮、賴以營生的人口,也不可同日而語。對急難家庭、弱勢族群來說,他們的生活狀態或許是「惡地」,但只要有適度的幫助與支持,他們的生活也可提升為「月世界」!

幫他度過艱難時刻

穿過「月世界」,又經一陣「七上八下」,車隊來到旗山。旗山循理會的陳郁文傳道跟大家分享兩個受助家庭的故事。阿雄(化名)脊椎感染,需要開刀治療,但開刀費極高,只得向親友借貸。在半年復健期間,他無法工作,幸好有教會1919服務中心為他申請了急難救助金。

另一位是單親媽媽阿芳(化名),靠在檳榔攤打工,獨力撫養一個讀高一的孩子與未滿一歲的雙胞胎。教會1919服務中心為她申請了食物包,讓她度過最艱難的時刻。現在雙胞胎已上托育班,她也找到穩定工作,生活已大為改善。

學習多顧別人的事

在所有環台勇士中,蔡玉敏可說是最嬌小的一位,她與先生郭文勝一起前來。 玉敏說:「很慶幸能參加這次環台,我最深的學習是:認識自己的價值、上帝對我的命定,以及與人連結的價值。這幾天我都主動跟朋友分享所見所聞,學習不能只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特別是那些有需要的人。這就是連結的價值。」

文勝與玉敏在台南成功大學附近經營物業管理公司,他們管理50多個單位的房屋,有代管代租、包租轉租,及自有房屋出租。租房的人80%都是成大學生,目前大約服務900名租客。文勝與玉敏不只出租房屋,還要照顧、輔導屋主與租戶。學生有失戀、課業困難、人際衝突、生活問題等,都常來找他們。學生都叫玉敏「蔡阿姨」。蔡阿姨說,「這次環台,讓我更了解該如何愛人、幫助人。」

今天騎車非常舒服

江晴山與江仰山是兄弟檔。弟弟仰山是中國信託私人客戶服務經理,昨天騎完前六天,離隊前依依不捨地說:「我太太也是運動健將,明年我帶她一起來!」

晴山是連續第三年參加,第一年因體力不佳,騎得非常吃力。去年進步不少,但騎到屏東車城時,突然因心絞痛入院治療(原來晴山心臟裝了三支支架),因此今年特邀弟弟幫忙接力。

晴山接棒騎乘,興奮之情溢於言表,「今天騎車非常舒服,新年第一天騎車,天氣好、隊友一起氣氛佳,太棒了!但願新的一年,台灣抗疫成功,我的身體更加健康!」晴山是輝達電腦台灣分公司的外包工程經理。

看見了另一個台灣

毛宗偉是晴山的老同學,兩年前就與晴山一起報名,但最後都因工作無法放下而未能成行。宗偉是半導體設備維修公司的採購經理,他說:「頭兩天體力真是吃不消,現在好多了。」

身材魁偉的宗偉說:「我在台灣生活了51年,沒想到這幾天騎過的地方,好多都是我從未去過的。1919單車環台讓我看見了另一個台灣。」宗偉有點不好意思地說:「過去我跟太太都只是用捐款參與公益,因為這是最簡單的方式。這次是進到第一線,面對面接觸需要救助的人,心裡非常感動。以後我一定要邀請更多人一起參與公益,特別是有關食物銀行的未來需要。」

Jesus Cares for Taiwan

車隊從旗山循著台29線,騎過得勝寮、西瓜寮、田寮、三腳寮、姑婆寮、竹寮,來到九曲堂的JCT教會。JCT教會是由郭志彬牧師所創辦的教會,目前有8間教會。其目的是要在偏鄉的弱勢族群中,讓人接觸到愛,以彰顯Jesus Cares for Taiwan!

至今,九曲堂JCT教會已與救助協會合作幫助了21個急難家庭。隔代扶養2個孫女的鳳英,就是其中一位。「我在一家自助餐廳打工,去年6月老闆娘不小心把一鍋熱湯淋到我的手臂,造成三級燙傷,根本無法工作,而餐廳完全不管我死活。幸好JCT教會的牧師與同工一再來探訪,還為我申請救助金。現在我的燙傷已大致痊癒,可以再工作了,非常感謝你們的協助。」

穿過高屏大橋,車隊沿著河堤路往大寮疾行。路邊成排高大的黑板樹相當吸睛。大概越來越沒有人製作黑板了,黑板樹也就派不上用場,只能當行道樹了。無論部落、偏鄉或都市,到處都有急難家庭。幸好有像JCT這樣的教會,在意他們的痛苦與需要,願意對他們說:「We C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