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識我們
    機構簡介
    年度報告
    年度計畫
    服務據點
    聯絡我們
    人力招募
  • 我們的服務
    1919食物銀行
    1919陪讀計畫
    1919急難家庭
    1919重災救助
    1919旺得福計畫
  • 財務徵信
    捐款徵信
    財務報告
    捐款紀錄查詢
  • 即時消息
    最新消息
    救助月刊
    活動專區
  • 會員專區
  • English
參與捐款

Be a Changer,Be a Leader

  • 編輯室
  • 夏忠堅
    上一篇
    下一篇

    恭喜原鄉的三名國小畢業生:台東愛國蒲1919 陪讀班的小諾(化名)、屏東安青葉1919 陪讀班的小熙(化名),及花蓮卡來萬1919 陪讀班的小恩(化名)。他們都品學兼優,也都得了今年的縣長獎!

    這三個在不同部落成長的孩子,雖有不同的生命故事,但也有相同的生命經驗:除了都以縣長獎畢業外,也都是陪讀班陪伴長大的孩子。

    好多陪讀班都有以下類似的經驗。位於高雄市中心的一個1919 陪讀班,正好座落在國小的後門。這個後門平常很少開,但那天門開了,校長與教務主任走過街來,進到陪讀班。原來他們只想問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學校教不好的孩子,來到你們陪讀班後,很快就有正向的改變?你們到底是怎麼做的?」陪讀班不同,但幾乎答案都是相同的:「我們只是用心陪伴孩子!」

    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都需要人陪伴,而改變,就從陪伴開始!

    106 學年度上學期,1919 陪讀計畫所資助的2,659 位國小、國中孩子中,有31.44% 來自高風險家庭。這些孩子從小就缺乏陪伴,而在缺乏陪伴中成長,幾乎就是弱勢家庭孩子的宿命。有鑑於此,1919 陪讀班所設定的使命與工作法則是:「陪讀就是陪伴!」不只陪伴孩子,我們還擴展到陪伴孩子的家庭。家庭訪視固然是每個陪讀班的固定工作,很多班還每學期舉行「親師會」,甚至有每月舉行的。陪讀班所做的,無非就是陪伴孩子,因為我們相信:改變,從陪伴開始!

    雖然一直都有陪讀班向救助協會提出請求:「能不能資助設立高中陪讀班?」但很遺憾,目前我們的募款狀況還無力支持。只是,從陪讀班成長進入到高中、大專的孩子越來越多,誰能繼續陪伴他們?還是他們已成長到不需要大人陪伴了?或已經長大到可以成為國中小學孩子的陪伴者呢?

    為了探尋與回應這幾個問題, 今年我們嘗試用不一樣的方式,將陪伴延伸到高中、大專的孩子。7/31 ~ 8/3,救助協會與標竿教育基金會合辦了一個青年領袖營–「Changer 改變者營會」。由各1919 陪讀班共推薦76 位從陪讀班長大的優秀孩子參加。「Be a Leader,Be a Changer」是這次營會的主題,目的是要為孩子們打造領袖視野、培養團隊精神、建立職能自信。這是陪讀班的「轉大人」計畫,是繼續陪伴從陪讀班長大的孩子的計畫,更是將他們培育成陪伴者的計畫。

    一個人能給人最好的禮物,就是時間。而給予時間最好的方式,就是陪伴。想改變孩子?讓我們從陪伴他們開始!

    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都需要人陪伴,而改變,就從陪伴開始!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8年9月號
    本期目錄

    改變從陪伴開始

  • 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 編輯室
    上一篇
    下一篇

    在批評中成長的孩子,學會責難。 
    在恐懼中成長的孩子,學會害怕。 
    在否定中成長的孩子,學會自卑。 
    在羞辱中成長的孩子,學會封閉。 
    在敵意中成長的孩子,學會攻擊。

    在讚美中成長的孩子,學會感恩。 
    在安全中成長的孩子,學會信賴。 
    在肯定中成長的孩子,學會疼惜。 
    在接納中成長的孩子,學會進取。 
    在被愛中成長的孩子,學會愛人。

    中壢的小宏和小橋,身上總有一股異味; 
    而台東的阿湯,則被媽媽嫌養他還不如養條狗。 
    還好有陪讀班當他們的家,給他們一個溫暖安全的窩; 
    還好有陪讀老師當他們爸媽,把他們當自己孩子寶貝。

    改變,從陪伴開始! 
    給孩子們一個被人寶貝的機會,
    讓他們在讚美、安全、肯定、接納、被愛中成長。 
    請支持「午安•寶貝-1919陪讀計畫」!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8年9月號
    本期目錄

    把小樹扶正

  • 簡伯駿
  • 簡伯駿
    上一篇
    下一篇

    宣愛1919 服務中心位於桃園中壢區新街國小旁的大馬路上,2013 年起開始進行社區兒童關懷工作,並於2015 年設立宣愛1919 陪讀班。

    目前有國小生15 名,學生都來自新街國小。「琦文師母,你們陪讀班還有名額嗎?學校現在有個孩子,想轉去你們那兒。」「對不起主任,這學期又滿了, 最快也要等到下學期。」

    一路摸著石頭過河

    服務中心主任盧琦文師母留著一頭烏黑短髮,白皙的臉龐掛著一副黑色膠框眼鏡,看起來就像個老師。她表示,教會剛搬來時有很多閒置空間,為了「物盡其用」,便想開個國小課輔班,從沒想到會有一位難求的景況。琦文師母嘆道:「因為經費與老師有限,所以我們一直無法再增加學生。」

    琦文師母說:「一開始想做陪讀班時,我毫無頭緒,因為我的專業是神學,不是社工。一路都是摸著石頭過河,不斷嘗試出來的。」她指出,孩子放學後肚子會餓,但受限於預算,無法提供點心或晚餐,於是她就去找附近的便利商店或餐廳幫忙,但商家多以安全考量為由拒絕。

    「還好後來與救助協會合作設立1919 陪讀班。協會幫我們媒合企業資源,常寄來新鮮的海紅鯛,還有1919 食物銀行台中園區也會送我們料理包,現在我們再也不用擔心孩子們的營養了。」

    他們是怎麼長大的

    宣愛陪讀班的學生多來自外配、單親及隔代教養家庭。陪讀班就像他們的家,一進來就不想離開,就連周末、寒暑假,也都會主動報到。因此,琦文師母特別開設「週六少年主日學」與暑期營隊,好讓孩子能過一個充實的假期。

    班上學生有個共通點,就是都很怕琦文師母,但又很愛她,把她當自己的媽媽。琦文師母說:「這些孩子就像長歪的小樹,因為上一代的疏忽,讓他們在生活、學習、操守上,無法正常發展。而我們既然看見需求,又豈能視若無睹?當然是盡可能地想辦法將他們扶正了。」

    5 年前,透過學校老師的轉介,小5 的小宏與小4 的小橋( 皆化名) 來到陪讀班。初次見面時,兩兄弟身上的異味,讓琦文師母與志工聞之色變。兩人年紀說大不大,說小不小,要如何教他們洗澡?幸好請教會裡的大哥哥出馬,才幫他們解決洗澡問題,連男生的生理常識,也一併傳授。

    除了個人衛生不及格,兄弟倆許多生活常識也一竅不通。琦文師母直嘆:「真不知他們是怎麼長大的!」因父母離異,他們由爸爸阿慶( 化名) 負責照顧。阿慶是建築工人,收入不穩又貪杯,將所有責任拋諸腦後。「我不管,誰管?」因此琦文師母成了他們的媽媽,除了督促作業,還得代簽聯絡簿、保管健保卡,還幫忙將他們戶口遷到區公所。

    你們老爸在哪裡

    小宏智商不高,有學習障礙。弟弟小橋則足智多謀,反應快,生活大小事都是哥哥聽弟弟的。阿慶收入有限,一家三口擠在一間小套房。一天深夜,兄弟倆躺在床上,「啞」的一聲,門開了。先醒來的小橋發現不妙,「不是老爸,是房東!」房東把燈打開,開始大小聲:「還睡!你們老爸在哪?欠了3 個月房租,又賴著不走,是存心找碴嗎?」

    小宏被眼前這個暴跳如雷的阿伯,嚇到不知所措。小橋則趕緊跳下床,狂奔至服務中心求救。琦文師母說:「我趕到租屋處時,房東已不見蹤影,只見被打到滿頭包的小宏躲在角落哭泣。」兄弟倆慘遭池魚之殃,阿慶又沒有手機可以聯絡,琦文師母只能先安撫兩人情緒。她指出,因為常繳不出房租,阿慶三天兩頭都得搬家。最近住到內壢,兄弟倆必須搭火車上下學,常常遲到。

    小橋聰明,卻也讓人傷透腦筋。琦文師母表示,弟弟偷錢本領高,只要有他的地方,就有人丟錢。舉凡同學、老師、哥哥、老爸,甚至惡房東都曾受害。越偷越大膽的他,甚至偷到陪讀班志工身上!有次一位姐姐來幫孩子們煮晚餐,回家後發現錢不翼而飛,便立刻通報師母。

    「現場除了妳,還有誰?」「就小宏與小橋。」小宏忠厚,從未偷過錢,最大的嫌疑犯當然就是小橋了。「小橋,師母希望你能勇於認錯,承認錢是你偷的,師母不會打你。我們教室有監視器,但師母不想去調閱影像,希望你能親口承認。」琦文師母溫柔卻又堅持,小橋只好坦承,而此後陪讀班再也沒丟過錢。

    把他們繼續留在身邊

    礙於人手不足,宣愛目前沒有國中陪讀班,但因兄弟倆家庭特殊,兩人國小畢業後,師母還是把他們留在身邊,要求他們下課後一定得來陪讀班報到。今年,小宏順利進入桃園一所私立高中就讀汽修科夜間部,白天則在印表機工廠上班。琦文師母表示:「我鼓勵他除了拿到高中文憑,還得學一技之長,這樣以後才能獨立生活。」

    而小橋升上國中後,卻越走越偏。靠著小聰明,他在學校收了一幫小弟,時常聚眾鬧事。今年4 月,還因帶刀到學校恐嚇同學,驚動警察處理,最後學校開案,請心理諮商師輔導他。小橋即使膽子再大,這次也被嚇到腿軟。從那天起,他的氣焰減了不少,現在每天會乖乖到陪讀班報到、寫功課。

    琦文師母說:「這些失衡家庭的孩子,像是一株株長歪的樹,需要時間等待、耐心澆灌,慢慢地扶正,期待能讓更多小樹不要長歪了!」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8年9月號
    本期目錄

    我是好小子

  • 簡伯駿
  • 簡伯駿
    上一篇
    下一篇

    台東成功鎮瀕臨太平洋,居民多從事農漁業。鎮上光復路上的自由成功靈糧堂於7 年前成立1919 陪讀班,目前有國中生5 名、國小生16 名,多來自單親、外配、隔代教養,及重組家庭。班上一些孩子因家庭失能,影響其人格發展與學習表現,在外人看起來,他們是智力遲緩、過動兒、學習障礙者,但從陪讀班老師的角度看,卻是編劇家、研究員或運動員。

    自卑作祟 帶頭搗亂

    今年要升國一的阿湯(化名)來自重組家庭,小1 時來陪讀班。他的3 個哥哥是媽媽與前夫所生,媽媽在前夫過世後與男友同居,又生下他與弟弟,一家7 口住在兩個貨櫃大小的鐵皮屋內。阿湯的爸爸以打零工維生,於今年初過世。

    陪讀班老師鄭琇文牧師指出,可能因家庭關係,阿湯剛來時很自卑,沒安全感,但又怕被同學看扁,所以總愛貶低人。「哈,你連這題都不會,笨死了,沒救了啦!」看到有同學成績比自己差,他就扯開嗓門嘲笑。但當自己也遇見難度高的題目時,阿湯的自卑感就開始作祟:「阿湯阿湯,這題太難,快放棄吧!」

    「可惡!昨天才笑別人,等等被發現我不會,一定會被笑死,怎麼辦?」把心一橫,阿湯索性用搗亂轉移大家的注意力;不然就對旁邊同學洗腦:「阿寬,不寫功課才酷。」他的影響力不容小歔,琇文牧師招架不住,最後只好請媽媽來。

    「養你,還不如養條狗!」媽媽又羞又氣,當著眾人的面丟下這句話。看著低頭不語的阿湯,琇文牧師心生不忍。「如何才能幫助阿湯?」經過陪讀班老師們集體開會不斷地觀察與討論,在一陣腦力激盪後,決定換個角度看阿湯。「他能帶頭做亂,代表他有領導才能。」「不願意寫功課,是否因為不懂?」

    了解偏差 發掘優點

    開始以不同角度看阿湯的偏差行為後,老師們不再七竅生煙,而是先思考原因,再慢慢找出他的優點。琇文牧師想起阿湯2 年級時曾說;「我在學校看見一頭大獅子耶!」「嗯,這小子有編劇和口語表達天分。」便把他安排進陪讀班的戲劇組,一起參與聖誕晚會的演出。若看見他不肯寫作業,露出準備搗亂的神情,便把他拉回座位,「這題很簡單,我示範給你看。學不會,隨你怎樣都可以。」

    發現被接納後,阿湯慢慢收斂了。不但順從老師的指令,乖乖寫作業,也熱心助人。有次團體活動,一個年瘦弱的同學被推倒在地,阿湯立刻一個箭步跑去扶他。在學校,老師也對他的改變嘖嘖稱奇,一致認為他真是蛻變成好小子!

    不是放空 是在思考

    班上有3 個兄弟,老大5 年前來到陪讀班。他們住在附近山上,爸媽以種橘子維生。剛來時3 人都曾被判定為身心障礙,領有身心障礙手冊。老大小固( 化名) 今年小6,他曾在陪讀班,創下2 個小時寫6 個字的紀錄,體育成績也抱過鴨蛋,可謂文武雙「瘸」,讓學校與陪讀班老師頭痛不已。但琇文發現,小固無論在教室或戶外,眼光都看著遠方,看似放空,又像是在思考某些哲理。「別人以為他在神遊,但會不會他是在思考什麼事?」琇文決定不再責罵他放空,而肯定小固創意思考,並鼓勵他多閱讀。

    一改變模式,小固的才華就被激盪了,5 年級時一口氣寫出《我是長方形星球人》與《在鏡面世界的日子》等科幻大作。在《鏡面世界》一文中,他真的以左右顛倒的方式寫字,活脫脫就是從鏡子世界穿越而來!因老師們鼓勵他閱讀,結果陪讀班的藏書不久便被他讀過一輪。目前他著迷於古埃及和馬雅文明,儼然就是個小小考古學家,連學校老師也驚訝他的改變!

    因為接納 自信大增

    小固的二弟小健( 化名) 今年小5,與哥哥不同,提起作文,他腦子是「淵面黑暗」。無論老師怎麼引導,鼓勵閱讀,作文簿上永遠是一片空白。同樣地,琇文牧師又開始觀察他的「最佳角度」,結果發現他是行動派!小健身手矯健,摘橘子、除草都難不倒他,在家裡是爸媽的好幫手。琇文便鼓勵他擔任班上的「大力士」一職,舉凡搬東西、提重物,都第一個找他。

    因為被接納,發掘出優點,兄弟倆自信大增,學習能力也提升,目前兩人都已不再領身心障礙手冊。琇文牧師表示,「有的孩子很調皮,有時真讓人火冒三丈。但想到他們同樣也是上帝手中的傑作,是上帝眼中的珍寶,所以我們又怎能輕易放棄呢?」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8年9月號
    本期目錄

    寶貝我們寶貝你

  • 楊唯多
  • 李鴻影
    上一篇
    下一篇

    救助協會於7 月26 日( 四) 下午假市長官邸藝文沙龍舉辦「午安.寶貝- 1919 陪讀計畫」勸募起跑記者會,邀請代言人陳妍希、林頭浸宣1919 陪讀班受助家庭阿桃嬤,還有她的8 個孫子一同出席。呼籲社會大眾捐款支持「1919 陪讀計 畫」,讓全台2850 位弱勢家庭兒少能免費上陪讀班,在安全與愛的陪讀環境中,健康成長!

    隔代教養比率10 年增加2.5 倍

    在少子化趨勢下,大多數孩子都是父母捧在手心的寶貝。但對許多弱勢家庭的孩子而言,想被父母在身邊寶貝著,卻是一種奢求。根據《1919 陪讀計畫106 學年度統計分析》,1919 陪讀班2130 名國小生中,隔代教養的比率高達16.86%,是10 年前97 學年度6.88% 的2.5 倍,增加的速度令人憂心!

    來自雲林縣斗六市林頭社區的阿桃嬤,大兒子19 歲結婚,生下4 個兒女留給她照顧。女兒也早婚,生了5 個孩子後離婚,一樣把孩子丟給她。至於小兒子,則還在獄中。阿桃嬤是低收入家庭,每月有1 萬3 千元補助,但光房租就去掉7 千元,所以平常阿桃嬤還要幫人修剪花木,才能勉強養活9 個孫子。每天吃飯用盆子裝,衣服永遠洗不完。一整天忙下來,阿桃嬤早已全身酸痛,根本無暇照管孩子的課業。

    給弱勢家庭再一次機會

    看著紀錄片中孩子們的身影,阿桃嬤不停地拭著淚水,她表示:「過去我沒有教好,孩子生了一堆孫子不顧,我又不能不管,但我做得再多,也不能代替他們的爸媽呀!」還好有林頭浸宣1919 陪讀班,給原本想放棄的阿桃嬤一線希望。目前除了1個已離家的大孫子,阿桃嬤還有8 個孫子在陪讀班中。「陪讀班好像是為我們家開的,讓我可以安心地去賺錢。陪讀班給了我的孫子們一個機會,也給 了我再一次的機會。以前我沒把孩子們教好,現在我一定要把孫子們教好。」


    阿桃嬤的小孫子小翔(化名)原本考試都倒數一、二名,但在陪讀班的陪伴下,這學期竟然考到全班第2 名。林頭浸宣1919 陪讀班的吳佳哲傳道表示,「失敗的教育會複製到下一代,比貧窮更可怕。我們陪讀班位處都市邊緣,一些家長常教導孩子只要能活下去就好,使得孩子活得很沒有盼望,沒有未來可想。要改變孩子容易,但要改變家長很難。我們會繼續陪伴像阿桃嬤這樣的弱勢家庭,寶貝那些缺乏人陪伴的孩子們。」

    成為孩子的重要他人

    今年「午安.寶貝- 1919 陪讀計畫」代言人陳妍希,從小就是父母的寶貝,最能體會陪伴對孩子的重要性。她表示,父母的陪伴提供了她成長中足夠的安全感,也培養了她樂觀正向的性格,讓她凡事朝正面思考,再難的事也不會退縮。

    因此,她格外心疼無人陪伴的弱勢家庭孩子。妍希說:「雖然許多弱勢家庭孩子的父母不一定能陪伴他們,但透過1919 陪讀計畫,我們就有機會來寶貝他們,成為他們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她鼓勵弱勢家庭的孩子:「你們是最棒的,有無限可能。要勇於追逐夢想,發揮潛能,迎接希望的未來。」

    孩子是很需要陪伴的

    主持人海芬也表示,她來自單親家庭,從小由外婆照顧生活起居,也曾想過爸媽能陪在身邊該有多好。她曾當過安親班老師,第一天有個小朋友嗆她太矮了,但學期末時卻寫卡片來感謝她,只因她願意聽他說話,「所以孩子是很需要陪伴的!」

    「午安.寶貝」勸募活動主要贊助單位之一,中華海洋生技公司董事長張永聲表示,聽到台灣還有30 多萬需要陪伴的弱勢家庭孩子,而1919 陪讀計畫只幫助了其中2850 個孩子,讓他很震撼。他小時候家庭貧困,因此更能體會陪伴孩子的重要。未來中華海洋生技每月會持續捐出2000 條「鱻來厚道」的魚,同時除了公司已認捐的兩個陪讀班外,他自己也將再認捐故鄉瑞芳附近的基隆百福與暖暖聖光堂1919 陪讀班,希望能陪伴更多弱勢家庭的孩子健康長大。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8年9月號
    本期目錄

    山窮水盡仍有路

  • 簡選
  • 簡選
    上一篇
    下一篇

    過去兩年來大陸客銳減,以溫泉聞名的台東知本也不例外。當地人自嘲,以前這兒是「大陸知本」,如今又變回「台東知本」了。許多大飯店與餐廳紛紛裁員,不少知本人得遠赴台東市找工作。

    56 歲的阿祥( 化名),原在夜市擺攤賣衣服,去年生意跌至谷底。一度窮到連為車子加油的錢都沒有,米缸也空空如也。談起這段往事,他連用三個成語來形容:「當時真是『一無所有』、『山窮水盡』,又『四處碰壁』!」

    開店失敗 兄弟失和

    阿祥原是成衣店老闆,20 多年前在台東、花蓮及屏東都有開店,生意經營得有聲有色。10 年前,他看好大尺碼市場的缺口,砸重金開發新產品。不料廠商經驗不足,做出來的衣服不是袖口太窄,就是褲管太細,結果一件也賣不出去。阿祥虧了幾百萬,把3 間店全收了,最後一家4 口只能寄居在哥哥知本的鐵皮屋。

    受挫的阿祥後來轉型為攤商,開著姊姊的發財車,在東部夜市與各部落賣大尺碼衣服。他自信地說:「那些大陸來的胖哥胖姐很豪爽,看到喜歡的衣服,一次都9 件、10 件的買,我周轉起來也快。」但敵不過這波陸客緊縮的寒流,生意在去年吹起了熄燈號。

    收入全無,但阿祥就是不肯向哥姊求援。原來之前開發大尺碼衣服失敗,他欠了兩人一屁股債,還賣了不少家裡的土地。之後哥哥好心收留他們一家,但阿祥似乎沒學到教訓,不聽哥哥規勸,仍想借更多錢來翻身,結果兩人鬧翻。姊姊也氣弟弟拖累全家,從此不跟阿祥說話。眼看已經窮到沒錢買米了,他坐在院子直發愁,盯著天空發了3 天呆,直到兒子帶來喜訊。

    家屋簡陋 屢拒家訪

    阿祥的小兒子小正( 化名) 今年國三,小6 時跟同學一起進入知本以馬內利1919 服務中心的課輔班。服務中心主任高明光傳道表示,當時小正很瘦小又很安靜,一年後才漸漸活潑起來。「小正,你爸媽什麼時候有空,主任想去家庭訪問。」「老師你不要來啦,我爸媽很忙,都不在家。」每次提到家訪,小正就搬出各種 理由推託,一直到第3 年才讓明光傳道進門。

    明光傳道指出,阿祥家的生活環境讓他瞠目結舌,「跟泰國北部山區的居民有得比。」原來哥哥與阿祥鬧翻後,不許他白天進自己家門,而在後院幫他搭了一個鐵皮屋,一家四口吃喝拉撒睡全都在這個不到4 坪的空間內。

    在看到阿祥的窘境後,隔天明光傳道與教會弟兄姊妹立刻送來2000 元。阿祥激動地說:「這是我人生中最感動的一刻,區區2000 元在我眼中彷彿多了3 個0,有20 萬的價值。」這些錢讓阿祥買了米,為車子加了油,然後出去賣存貨。隔天,明光傳道又帶他到1919 食物銀行台東四維服務中心,領取物資。阿祥說:「我搶先拿了米、油、罐頭,很難相信世上有這麼好的事。」隨後,明光傳道又替阿祥一家申請了2 萬元1919 急難救助金。

    身陷困境 難以突破

    阿祥指出,急難救助金解了他的燃眉之急,除了三餐外,還讓他能應付一些臨時開銷。而明光傳道每次前來探訪時,也不忘關心阿祥對未來的計畫。「阿祥,你現在沒有本金做生意,應該試試先找份穩定的工作。」在傳道的鼓勵下,阿祥嘗試去職業介紹所找工作,但每次面試都被刷下來。他無奈地指著自己的鮪魚肚說:「都是它害的!」

    中年以後,阿祥體型如吹氣似地膨脹起來,再怎麼努力減肥,都無法讓肚子消下去,這也成了他求職的致命傷。「你這麼胖,當得了貨運司機嗎?」面試官的質疑,讓他又好氣又好笑:「身材又不是重點,我可是靈活的胖子呢!」找不到穩定的工作,阿祥只好先做粗活,不管是種花、砍雜草、掏雞糞、清潔環境等,全都做過。

    全家奮鬥 谷底爬起

    阿祥目前領有中低收入戶補助,多用在孩子學費與看病。若沒有打工,就沒有收入。阿祥太太體弱多病,還需照顧90 歲的父親;23 歲的女兒目前就讀護校,預計兩年後畢業;15 歲的兒子準備報考台東專科學校,以拿到電工執照為目標。

    明光傳道指出,也許阿祥未來可以透過網路販售衣服,一圓他的夢想。在網路的世界,不用擔心車子沒油,天氣不好也不影響生意。只要宣傳得好,客服做到位,全台每個角落都能做生意。

    阿祥興沖沖地說:「過去生活太封閉,不知道網路的威力,現在甚至還有『直播銷售』這種手法。女兒回來後,我要請她好好教我。相信只要努力,加上我的經驗,要重新站起來絕不是難事!」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8年9月號
    本期目錄

    流淚的陪伴

  • 簡選
  • 簡選
    上一篇
    下一篇

    63歲的素卿(化名)是新竹蒙恩191 9服務中心的志工,笑口常開的她,舉手投足間充滿喜感,言語溫暖有感染力。很難想像她曾因先生長期家暴,多次進出精神病院,還領有身心障礙手冊。

    日進斗金 紙醉金迷

    素卿的先生人稱「三哥」,於前年9月過世。生前叱吒黑白兩道,靠經營賭場與酒店日進斗金,素卿姊也當了20多年的少奶奶。她說:「因為不用工作,整天與貴婦們八卦打牌,過著紙醉金迷的日子。30年前,我身上穿的都是舶來品,一件動輒3、4千元。」

    三哥「事業」做很大,整日沉溺於聲色犬馬,還沾染毒癮。20前年他因販毒被抓,酒店、賭場全部關門,素卿也因而從雲端落入凡間。為了養活兩個女兒,只好到電子工廠當組裝人員。人生驟變,但也讓她因此接觸到信仰,把盼望寄託給上帝。

    三哥出獄後看到太太整日在教會,怒火中燒,曾多次提汽油威脅要把教會燒了。但當時她聚會的新竹靈糧堂牧師黃贊業,對著門外張牙舞爪的三哥,不僅微笑以對,還主動趨前擁抱,這才澆熄他的怒火。素卿指出,三哥雖出身豪門,卻是偏房所生,從小被年長的兄姊欺負,極度缺乏安全感,所以才走偏了路。

    出獄後,三哥不務正業,仍與賭毒為伍。沒錢吸毒便酗酒,醉後就回家找老婆討錢,討不到便拿她當沙包練拳頭。素卿的頭、手、肋骨,都曾被他打到骨折,大腿皮膚還曾被三哥用滾湯燙傷,最後得做植皮手術。素卿指著房門說:「有次家暴太厲害,我躲進房間鎖上門,他還用扁鑽猛刺。你看,這門上的洞都是他的傑作。」

    父女揮霍 坐吃山空

    爸爸家暴,兩個女兒也狀況百出。姊姊小曼(化名)花錢如流水,又承襲老爸火爆脾氣,曾多次毆打素卿;而妹妹小麗(化名)國中就懷孕生子,生父不詳。小曼後來嫁到台北,小麗則在台北酒店上班,獨自撫養孩子,甚少回新竹。小曼後來生下女兒佳佳(化名),可能因為媽媽的壞脾氣,佳佳14歲便離家出走。在外遊蕩的她因吸食K他命,進了少年輔育院,今年初才出獄,現在與素卿同住。

    5年前,三哥家族分家,共獲得1500萬,素卿立刻將500萬拿去買房,登記在兩個女兒名下,就怕先生拿去揮霍。而剩下的一千萬,果然沒幾年就被父女3人花到一毛不剩。素卿說:「小曼常用買奢侈品來紓壓!」錢花光了,小曼又偷偷把房子拿去地下錢莊抵押,繼續揮霍那到手的150萬,債務卻全留給妹妹小麗,讓小麗滿腹委屈。

    小曼把女兒留給素卿照顧,卻甚少給她生活費,而小麗獨自照顧兒子已相當吃力,也無多餘的錢給媽媽。每個月3600元的身障補貼與車位租金2500元,是素卿唯一的經濟來源。她說:「車位租金看的到用不到,收到便拿去付大樓管理費。」

    兩年多前素卿來到新竹蒙恩堂聚會,她的小組長月鳳(化名)得知素卿的困境後,立即為她申請1919食物包。素卿表示,食物包的東西很實用,而她最喜歡桂格麥片。她說:「有時候肚子餓了,就用熱水沖麥片喝,美味又方便。」

    屢經患難 蒙恩感恩

    而三哥,雖才60出頭,卻在菸酒、毒品摧殘下,心力衰殘,打不動也罵不動了。失去健康與財富的他,深怕太太離開,常要求她在家陪他。某天,他居然主動開口向妻子道歉:「阿卿,真歹勢,這輩子把你折磨得不成人形。」「沒關係,我 的心被你磨練得很會忍耐,很像耶穌。」素卿回答。從那時起,三哥常獨自坐在沙發,不停流淚,像在為過去的罪行懺悔。一個多月後,那曾經不可一世的三哥,靜靜坐在沙發上,走了。素卿指著手上的5元硬幣表示:「他斷氣時全身上下只剩這點錢,我特別留起來當紀念。」

    月鳳指出,飽受傷害的素卿憶起往事,常忍不住大哭,而她也只能陪她一起流淚。流淚的陪伴,安撫了素卿的情緒,讓她能勇敢站起來,幫助跟她一樣遭遇苦難的人。月鳳說:「也許因素卿屢經患難,她說出來的話特別能安慰人。」


    素卿說:「在我最苦的時候,耳邊響起一個聲音:『孩子,去蒙恩堂吧!你將嚐到蒙恩的滋味。』」到了服務中心後,除了能領1919食物包,素卿也不時收到許多愛心物資與匿名善款。生活雖艱辛,卻也從未斷過糧。現在的素卿更從受助者變成助人者,跟著月鳳四處關懷急難家庭。她說:「上帝不只要讓我蒙恩,也要藉我讓其他人蒙恩。」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8年9月號
    本期目錄

    嶄露鋒芒,逆風高飛

    李鴻影
    上一篇
    下一篇

    由於台灣城鄉教育資源失衡,使得偏鄉弱勢家庭兒童成為「弱勢中的弱勢」,因此基督教救助協會自2004 年起推出「1919 陪讀計畫」,14 年來已為超過3.6 萬人次的偏鄉弱勢孩子,提供免費課輔、品格教育、多元才藝、營養餐點與家庭關懷。期盼藉此縮小城鄉教育差距,讓孩子們能逆風高飛。而今年在偏鄉陪讀班中,就有3 個孩子勇奪縣長獎,他們是台東愛國蒲1919 陪讀班的小諾(化名)、屏東安青葉1919 陪讀班的小熙(化名),及花蓮卡來萬1919 陪讀班的小恩(化名)。

    我想留在部落 多陪外公3 年

    從幼稚園大班就來愛國蒲1919 陪讀班的小諾,從未見過父親。母親生下他後,就到外地工作,並另組家庭。小諾從小就與外公相依為命,非常渴慕父母的關愛。有一年,他的父親節心願,就是希望愛國蒲長老教會的伊雅斯.蜀萊萊牧師能抱抱他!而他也把陪讀班老師當媽媽,每年母親節都會寫謝卡給老師。愛國蒲1919 陪讀班成立12 年來,老師流動性很小。牧師與老師們看著孩子們長大,就等於是他們的爸媽,彌補了他們缺乏雙親關愛的遺憾。

    陪讀班提供了小諾安穩的讀書與生活環境。他每天放學後來到陪讀班,6 點半吃完晚飯後,開始寫功課,一直到8 點才回家。小諾自我要求很高,功課上遇到難題,一定會請教老師、同學,連陪讀班的國、高中哥哥姊姊都不放過。外公沒 有錢幫他買文具、評量,這些全靠陪讀班供應。孫聆聆老師說:「不服輸的個性,讓小諾國小6年都保持在前2 名,今年更以縣長獎畢業。」

    「小諾是個很讓人放心的孩子,功課寫完就會去幫助其他孩子,唸故事給低年級的孩子們聽。」聆聆老師表示,小諾喜歡唱歌跳舞,常參加教會的表演,也常代表學校參加說故事比賽。週六日,小諾會協助社區打掃,暑假期間還會主動幫忙送1919 食物包。不管做什麼事,小小身影總是一馬當先。

    為了讓他有更好的學習資源,學校曾推薦小諾到台東市均一國中就讀,但孝順的他還是決定留在部落中的大武國中。小諾說:「以後我會到台東市唸高中,現在我想留在部落,再多陪外公3 年。」



    魯凱語朗讀冠軍 立志將來當軍人

    小2 就來屏東安青葉1919 陪讀班的小熙,爸媽離婚後,媽媽到外地工作,後來另組家庭。小熙和4 個表弟妹,從小由阿嬤一手帶大,但阿嬤無力教導他們,所以把他們全都送到陪讀班。陪讀班讓小熙養成穩定的生活作習,每天都要做完功課、吃完晚餐後,才回家。

    小熙品學兼優,功課有問題時,會主動發問,還喜歡當小老師,幫同學解題,「這樣就是在複習呀!」小熙說。她多才多藝,喜歡彈奏烏克麗麗、唱歌,經常代表青葉國小參加各項比賽,今年還榮獲全國魯凱語朗讀比賽冠軍。陳翰老師表示,「小熙積極主動,每天陪讀班晚餐時,都會協助備餐。今年她能勇奪縣長獎,我們都很為她高興。」

    看到別的孩子有父母陪伴,衣食無憂,還有手機可用,小熙當然也會羨慕。問她將來的志願,她說要當軍人,「或許是家裡經濟困難,讓她嚮往軍人能有固定收入。部落裡功課不錯的女生,幾乎都選擇當職業軍人,無一例外!」陳翰老師感慨地說。



    周末假日不休息 陪媽媽民宿打工

    花蓮卡來萬1919 陪讀班的小恩,今年拿到嘉里國小縣長獎。小恩一家5 口靠爸爸在大理石廠打零工為生。媽媽心臟不好,只能在民宿做房務工作。小恩剛來陪讀班時功課平平,但陪讀班藉由「部落圖資站—遠距教學」,讓小恩打下學業基礎,後來成績都保持在前3 名。

    小恩興趣廣泛,除了功課外,運動、畫畫、唱歌、跳舞,也都很傑出,經常代表學校比賽。平常周休假日,他會陪媽媽去民宿打工,是媽媽的好幫手。暑假期間,則會到陪讀班,照顧比他小的學弟妹們。

    陪讀班的孩子無論是在經濟或家長照顧上,都較一般孩子不足。還好有陪讀班擔起守護者的角色,提供孩子們安全的成長與學習環境,讓他們有展露鋒芒,進而翻轉人生的機會。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8年9月號
    本期目錄

    7-ELEVEN X 1919陪讀班,我們是小小店長

  • 編輯室
  • 編輯室
    上一篇
    下一篇

    每到暑假,基督教救助協會分布在全台的1919 陪讀班都會舉辦各式營會,來陪伴經濟弱勢家庭的孩子。今年首度與統一超商好鄰居文教基金會合作,邀請台北、新北、桃園、新竹、台中、台南、花蓮、台東共8 縣13 個1919 陪讀班的150 個孩子,化身小小店長,參加各7-ELEVEn 特色門巿舉辦的同樂會。

    在7 月18 日的台北場中,除了有「小小店長」的職場體驗外,好鄰居基金會還特別邀請桃園希望種子1919 陪讀班10 位孩童成為VIP,到7-ELEVEn 必成門市,搶先體驗受到各界關注的未來超商概念店-「X-STORE」2 號店,成為首批體驗的貴客。看到AI 智慧型科技的應用,學童們都感到無比興奮,彷彿來到未來世界一般,個個留下深刻印象。

    7-ELEVEn DAY 開放近600 場公益場次

    根據今年4 月救助協會與統一超商好鄰居基金會針對1919 陪讀班1,852 名學童所做的《經濟弱勢家庭孩童暑假現況大調查》顯示,陪讀班孩子暑假生活中,最想做的事前三名分別為:1. 和家人朋友一起出去玩(59.5%);2. 參加暑期夏令營或才藝班 (26%);3. 幫家裡賺錢(9%)。

    救助協會夏忠堅秘書長表示,「高達6 成的陪讀班孩子希望暑假能跟家人出去玩,但這些孩子因家庭弱勢,父母常無法陪伴他們。因此當好鄰居基金會主動提出邀請孩子們參加同樂會時,我們都很興奮。感謝大家能關心這些弱勢孩子,提供他們開拓生活視野、職業探索的機會。」

    好鄰居基金會表示,「我們長期關注偏鄉教育問題,而救助協會在全台所資助的1919陪讀班,超過5 成位於偏鄉,經費拮据,因此特別主動表達合作意願,期望藉由最受歡迎的同樂會活動與ibon 公益募款的方式,來幫1919 陪讀計畫募集經費。而為了呼籲更多民眾一起來為偏鄉孩童的課後學習盡一份心力,本會今年也首度開放近600場網路報名場次。雖然民眾報名時須再捐100 元給陪讀班,但一週內就近乎額滿。另外自9 月起,本會也將與1919 陪讀班合作『勵學計畫』,希望透過閱讀集點換禮物的方式,能提升孩子閱讀動機,加強課後學習。」

    用各式營會陪弱勢孩子過暑假

    由於許多弱勢家庭的家長因經濟因素,多忙於工作,既無多餘預算,也沒時間陪伴孩子參加暑期活動,造成許多孩子暑假無處可去,缺乏陪伴,只能獨玩或獨忙。因此1919 陪讀班多利用學校暑期輔導的空檔,舉辦各式營會來陪伴孩子。有才藝型的營會,如英語營、烘焙營、音樂營,以發掘孩子的天賦,增進自信。有戶外體驗型的營會,如單車營、戶外體驗營等,以訓練孩子的體能,培養其領導統馭的能力。

    參加7 月18 日台北主場7-ELEVEn 必成門市同樂會的希望種子1919 陪讀班,有25 個國小孩子。陪讀班主責老師呂佳淇指出,陪讀班孩子多來自經濟弱勢的單親、新住民、隔代教養家庭。暑期孩子若無人看管,很容易就交到壞朋友。為了配合家長工作,暑期班早上8 點開班,下午5 點放學。課程內容除了寫暑期作業,還安排了品格課程、運動、才藝訓練,及戶外體驗活動。

    必成門市當天特別贈送孩子每人一張iCash,裡面儲值了100 元零用金,要讓他們可以自由採購。但小朋友都很節儉,捨不得花完,只買了4、50 元,其他的要帶回家慢慢花。「今天好開心,我學會了上架、補貨,還有結帳。」好幾個孩子異口同聲地說。

    佳淇老師表示,「每年暑假,陪讀班都會安排一個讓孩子難忘的活動。而今天來參加好鄰居同樂會,擔任小小店長,可以訓練膽量,學習如何接待人、服務人。參觀未來超商,則可以體驗各種最新科技。孩子們都好興奮,驚呼連連。這應該是他們今年暑假最難忘的一天吧!」

    去年才來希望種子1919 陪讀班的小蓮( 化名),媽媽來自越南,對小蓮的課業完全無能為力。小蓮初來陪讀班時,每次考試只有5、60 分,考試吊車尾。但在陪讀老師陪伴下,小蓮找到了學習樂趣。兩個月後的期中考,竟然考了90 幾分,讓學校老師與爸媽嚇一大跳。此次小蓮也來參加同樂會,擔任未來超商首批的小小店長,看到靠人臉辨識進入超商還能結帳,還有感應式自動門冰箱等設備,眼界大開,十分開心。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8年9月號
    本期目錄

    強助弱,富濟貧,台塑企業暨慶寶公益信託

  • 編輯室
  • 李鴻影
    上一篇
    下一篇

    1919食物包中的清潔用品真的很好用,台塑的東西就是不一樣!」1919 食物銀行屏東受助戶曉怡(化名)表示,「媽媽罹癌時最愛用台塑的洗髮精,尤其後期化療時都沒有掉頭髮,一頭濃密秀髮讓癌友紛紛打聽是用什麼洗髮精。」曉怡十分讚許1919 食物包中台塑暨慶寶公益信託每4 個月捐出的四件一套清潔組。

    企業永續 公益回饋

    由王永慶與王永在兄弟創辦的台塑企業,是台灣最大的企業集團。台塑緣起於1954 年創立的福懋公司,1957 年更名為臺灣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台塑」)。60 多年來,旗下事業橫跨塑膠、石化、維纖、電子、能源、運輸、鋼鐵、生物科技、醫療、教育等領域。

    王永慶生前多次向子女說:「財富是短暫的,是老天爺看我們有能力,暫時託付給我們保管的,不應該視為己有,要好好活用,做對社會有利益的事。」因此王永慶在企業獲利後,除了繼續投資,便積極致力於社會公益。

    本著「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宗旨,台塑企業陸續開辦了醫療、教育等社會公益事業,回饋社會大眾。並先後成立了明德基金會、王詹樣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勤勞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金車原住民文教公益基金會、公益信託王長庚社福基金、王詹樣公益信託,及慶寶公益信託等7 個公益基金。

    1960 年代,台灣的工業和經濟正逢起步階段,但工業中堅幹部不足。為加強人才培育以因應發展所需,王永慶於1963 年捐資創立了明志工專(2004年改制為明志科技大學)。該校自創立以來即實施全體住校,比照公立學校的學費,並提供工讀賺錢機會,成為許多清寒學子的升學首選。1983 年再成立長庚護專,並為原住民少女成立專班,改變當時許多原民少女國中畢業即被販賣入風塵的悲慘命運,讓她們畢業即就業。接著又在明志工專成立技訓班,讓原住民青年習得一技之長,技術和文憑一次到位,也得以與學歷提高的原住民少女匹配,扭轉了新一代原住民的人生。1987 年更透過長庚醫院推動人工電子耳補助計畫,包含手術植入電子耳與術後聽力的復健。31 年來,幫助許多弱勢家庭的孩子開啟有聲世界,對台灣社會貢獻良多。

    傳承志業 捐助弱勢

    慶寶公益信託是王永慶夫人李寶珠女士為紀念先生熱心公益的義舉,持續傳承其「強助弱、富濟貧」的志業所捐助成立的。長期推動老人住宅改善計畫、捐贈白米,及日常生活用品給全台各社福機構,同時也辦理民眾急難救助,及協助社福機構改善設備、交通車等。

    慶寶公益信託自2015 年起與1919 食物銀行合作。每4 個月捐出由台塑生醫公司生產的洗髮精、沐浴精、洗衣粉及洗碗精等四件一套組。3 年多來,總計已捐出43,507 套,市值達22,710,654 元。慶寶表示,清潔用品不論男女老少都會用到,希望從提供最基本的生活用品,來幫助弱勢民眾減輕生活負擔,進而改善其生活品質。

    1919 食物銀行受助戶曉怡是名單親媽媽,靠在釣蝦場工作養活4 個兒女與媽媽。自7 年前起,屏東平山1919 服務中心就開始送食物包給她。3 年前,曉怡為照顧罹癌的媽媽辭掉工作時,平山還為她申請急難救助金,讓她們一家6 口免於挨餓。去年底,母親過世後,曉怡原想開始工作,但卻突然發現一顆腎臟萎縮,心臟也出了問題。所幸不久順利通過低收入補助申請,加上她的手工零錢包甚受歡迎,一家生活才穩定下來。

    曉怡十分珍惜食物包的物資,她發現台塑所捐贈的清潔用品非常不一樣,「我是學美容的,我和三個女兒都長髮,不好的洗髮精會堵塞毛細孔,造成掉髮,但台塑的洗髮精天然、溫和,能強化髮根。自從用他們的洗髮精後,我就再也不用天天掃落髮了!」一談起食物包,曉怡的眼睛就亮起來了,「還有沐浴乳洗後清爽舒服,都不會有滑膩感,好像洗不乾淨的感覺。很感謝台塑送給我們這麼好的清潔用品!」

    長期回饋 熱心公益

    王永慶的夫人李寶珠女士,幼年生活非常困苦,但看到週遭有些人連基本溫飽都成問題,同情之心油然而生。年紀稍長,開始工作後有了一些收入,即透過各種管道捐贈白米給需要的人;在生活條件更加改善後,她除了繼續捐贈白米給社會弱勢族群,更成立「慶寶公益信託」,長年透過信託捐贈1919 食物銀行發放食物包,也擴大捐贈給各地社福機構每年白米捐贈達120 萬斤,並陸續推動民眾急難救助計畫、低收入戶三節慰問、偏遠地區學生助學補助、老人住宅改善計畫、老人圓夢計畫,以及捐贈老人與身心障礙機構交通車等長期性社會公益專案。

    慶寶公益信託這份與米的特殊淵源,除了給弱勢家庭最基本生活所需,感受到社會溫暖外,同時也能提升台灣稻米的利用,進而增加農民的收益。截至2018 年7 月底止,慶寶公益信託總共已捐贈1919 食物銀行174,900 斤的白米,市值高達6,821,100 元。

    1919 食物銀行發放食物包已8 年,對受助家庭的審核、物資發放、親送到府等,有一套完善機制。而且定期審核案家狀況,或停止補助,或輔以其他資源,或進行轉介,其作法與台塑企業「追根究柢、實事求是」的精神相符,是非常值得信賴的公益夥伴。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8年9月號
    本期目錄

    特力HOME計畫,給孩子漂亮的家

  • 編輯室
  • 編輯室
    上一篇
    下一篇

    2011年起,特力集團連續8年的集團志工日,都透過義賣捐款或修繕課室等方式支持1919陪讀計畫。3年前推出「LED(Love Every Day)計畫」,為1919陪讀班的課室進行粉刷修繕。今年則進一步推出「HOME計畫」,改善孩子們的居家環境。

    特力集團表示,「HOME計畫」元年以「一門市一家庭」為目標,為居家環境較差的陪讀班學童,進行家中照明改善、油漆粉刷、壁癌處理、紗門紗網更換、廚房衛浴修繕、學習空間改造,與家飾家具更新等。希望能發揮集團專長,讓特力的志工服務與企業文化─「以愛為始,以家為本」,能更緊密地連結。

    特力集團執行長童至祥說:「過去3年,『LED計畫』的志工服務已完成超過100間1919陪讀班課室、育幼院或偏遠小學的修繕目標。今年則啟動全新服務—『HOME計畫』,期許志工服務再升級,從改善弱勢學童公共學習空間,進化到修繕他們的家。」

    新北市三重靈糧1919陪讀班的小瀚(化名),今年國二,和阿公、阿嬤、舅舅,住在10坪左右的40年老公寓裡。一家4口只有一張床,70多歲的老人家就墊著一塊草席睡在地板上。特力志工們把原本裸露的老舊電線改換一新、壁癌重新刮除粉刷,還把放飲水機的櫃子也換成矮櫃,方便老人家取水,並送來一張新床。改造後,小瀚的家看起來窗明几淨!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8年9月號
    本期目錄

    罐蓋愛心不間斷,打造台灣零飢餓

  • 編輯室
  • 簡伯駿
    上一篇
    下一篇

    罐頭造型公益競賽」(Canstruction)在北美行之多年。活動內容是讓競賽團隊以罐頭為積木,堆疊成各種主題造型,如漫威英雄、小小兵等,並在比賽結束後將罐頭全數捐給弱勢家庭。讓觀眾不僅飽嚐一場視覺饗宴,也了解社會仍有許多需要救助的弱勢群體。

    今年台灣罐頭公會理事長陳冠翰,特別結合罐頭公會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動員60位師生,於5月10日在雲科大舉辦「台灣第一屆Canstruction罐頭 造型設計競賽」。由公會成員愛之味、味全、廣達香等多家廠商,共同捐出總值上百萬元的4.5萬個罐頭。由雲科大工設系組成8個競賽團隊,以「罐蓋愛心不間斷、打造台灣零飢餓」為題進行比賽。最後得評審團大獎以具有台灣奉茶精神的作品「DEI GO(茶)」團隊獲獎,最佳人氣獎則是利用罐頭蓋出照亮台灣的燈塔的「蓋世英熊」團隊獲獎。

    比賽結束後,罐頭公會積極扶助弱勢家庭並正視台灣飢餓議題, 將本次競賽作品「雲騰號」、「蓋世英雄」、「突圍」及「HOHOHO BANANAMACACA」等4件作品,共13,776個罐頭捐贈給1919食物銀行,以幫助弱勢家庭,落實公會與企業推動愛心與善心的社會責任。

    陳理事長特助黃幸光博士指出,罐頭食品用最新鮮的食材,經過高溫、高壓及真空等滅菌過程,處理過程完全不需加防腐劑,消費者請安心食用。相較於餐廳或學校的惜食,罐頭沒有病原菌的疑慮。他說:「餐廳或學校的惜食,打包後沒有立刻放冰箱,等待下課後帶回家烹煮已近6小時,就會滋生大腸桿菌疑慮。相較下,無菌處理過的罐頭更安全,絕對可放心食用。」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8年9月號
    本期目錄

    藝起發光,將愛送到家

  • 姚以琳
  • 姚以琳
    上一篇
    下一篇

    7月20日,4位來自台灣藝起發光促進協會的藝人,宋達民、洪百榕、黃逸祥、奇奇(溫宗霖),來到南港舊庄1919服務中心,擔任1919食物銀行的一日志工。

    4人扛起很有份量的食物包,首先來到一位阿嬤的家。阿嬤身體衰弱,長時間臥床,女兒有空才會回家一趟。家中垃圾堆積如山,不時有老鼠到處亂竄。

    心細的百榕發現阿嬤躺得不舒服,立即拿起床邊的枕頭讓她靠著。4人的台語都很菜,偏偏阿嬤只聽得懂台語,只好腦力激盪,互相拼湊自己所知道的台語詞彙。而奇奇不僅邊講邊比,一邊還秀出食物包的物品。

    充滿喜樂、臉上掛著笑容的梅奶奶,則獨居在鐵皮屋中。行動不便的她,不能久站,也不方便外出買東西,還好有姪兒夫婦會幫忙照顧,但能力還是有限。因此每兩個月一次的食物包,對她格外重要。大夥進到屋內,逸祥立刻拿出食物包,將物品排列整齊,請奶奶一一確認,奶奶也頻頻點頭。

    看到認識的明星來到家中,梅奶奶開心地說:「這不是電視裡的人嗎?怎麼會來看我?」高個子的達民暖心地蹲下來,牽起她的手話家常,臨走前還給了她一個大擁抱,讓奶奶直呼:「實在好開心喔!」

    張其嵩牧師說:「南港1919舊庄服務中心所關懷的弱勢對象有7成以上都是老人,我們每兩個月送一次食物包給他們。長輩們難得有人來看他們,所以都很開心,也很珍惜。」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8年9月號
    本期目錄

    愛文芒果1919,小威阿嬤感謝大家

  • 小威阿嬤
  • 黃莉雯
    上一篇
    下一篇

    炎炎夏日,來碗新鮮的芒果冰,是消暑的最好選擇!今年6月前南部雨量甚少,水果存活率高,香蕉、鳳梨、芒果都盛產,其中芒果產量就比去年高出3倍。但這時住在屏東內獅鄉的小威阿嬤開始發愁了,「芒果這麼多,我們家老的老、小的小、病的病,採收人力有限,來買的也不多,該拿這些芒果怎麼辦呀?」

    小威阿嬤是2017年1919陪讀班《小威加油》紀錄片中,疼愛小威的阿嬤。他們一家是救助協會三專案(1919急難救助金、1919陪讀計畫、1919食物銀行)的受助戶。今年63歲的阿嬤和77歲的阿公,守著一片愛文芒果園。芒果一年一收,欠收時沒得賣,豐收時賣不出去。尤其阿公體弱多病,爸爸既聾啞又摔傷,少少 收入要養活一家5口,根本入不敷出。

    阿嬤不識字,不會上網,家中沒有電腦和傳真機,連手機的LINE也不會用。唯一有的,就是一大堆芒果。

    知道這個情形後,救助協會便號召愛心企業、環台勇士和同工們一起團購,幫忙阿嬤渡過「芒災」!

    小威阿嬤感恩地說:「感謝所有天使的幫忙,加上後來農會收購,今年我們所有芒果都銷售一空了。總算一年來的付出沒有白費,沒有讓辛苦採收下來的芒果變成堆肥。」阿公和阿嬤露出開心的笑容,就像盛夏的艷陽,溫暖著每一個支持者的心田。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8年9月號
    本期目錄
    ×
    2018年9月號

    封面故事


    改變從陪伴開始
    把小樹扶正
    我是好小子
    寶貝我們寶貝你

    理事長的話


    Be a Changer,Be a Leader

    特別企劃


    嶄露鋒芒,逆風高飛

    1919食物銀行


    流淚的陪伴

    1919急難家庭


    山窮水盡仍有路

    愛心花園


    7-ELEVEN X 1919陪讀班,我們是小小店長

    企業公益


    強助弱,富濟貧,台塑企業暨慶寶公益信託

    THE UPDATE


    特力HOME計畫,給孩子漂亮的家
    罐蓋愛心不間斷,打造台灣零飢餓
    藝起發光,將愛送到家
    愛文芒果1919,小威阿嬤感謝大家
    Previous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