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識我們
    機構簡介
    年度報告
    年度計畫
    服務據點
    聯絡我們
    人力招募
  • 我們的服務
    1919食物銀行
    1919陪讀計畫
    1919急難家庭
    1919重災救助
    1919旺得福計畫
  • 財務徵信
    捐款徵信
    財務報告
    捐款紀錄查詢
  • 即時消息
    最新消息
    救助月刊
    活動專區
  • 會員專區
  • English
參與捐款

給予與得到

  • Andreas Weiland
  • 文 夏忠堅
    上一篇
    下一篇

    最近網路上流傳一則貼文。在一個尋找幸福的研討會上,講員突然停下來做體驗活動。工作人員發給每人一個氣球,球裡有一個印著「福」字的紅包。

    講員引導學員在氣球上用麥克筆寫上自己的名字後,將氣球收集起來,放到另一個房間。接著學員們被帶到那個房間,要在5分鐘內找到寫著自己名字的氣球。每個人都焦急地找尋自己的氣球,大家碰撞推擠,氣球亂飛,現場一片混亂。5分鐘過去,沒有人在規定時間內找到。之後,講員要求大家隨便找個氣球,然後按照氣球上面的名字,將氣球交給該名學員。不到3分鐘,大家都接到了自己的氣球。於是講員提出了結論:給予別人想要的,你就會得到你想要的,這就是生命的意義!

    這則貼文含意頗深!不過,令人遺憾的是:在這個社會上,不少人的氣球爆了,裡面卻沒有印著「福」字的紅包。

    據衛福部統計,2016年通報的高風險家庭共有30,298案。所謂「高風險家庭」,包括:家庭成員關係紊亂或衝突、主要照顧者成癮或精神疾病未就醫、家庭貧困或其他不利因素、負擔家計者失業或遺棄家庭等。這些高風險家庭如同走在鋼索上,只要受到一些意外的衝擊,就有可能摔下鋼索,成為急難家庭。他們家庭的「氣球」隨時都可能爆裂,而氣球裡面可沒有印著「福」字的紅包。

    高風險家庭或是再加上法定通報之外的高關懷家庭,也許數量還不算太多,但若是再加上112,334戶中低收入家庭,那數量就很可觀了。這些家庭或許平常還可勉強生活,但一旦遭逢意外,很容易就變成急難家庭。就像隨時可能爆裂的「氣球」,但裡面卻沒有紅包。

    就算是功能正常的家庭,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的統計,2016年家戶收入雖然是歷年同期最高,但若扣除同期間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1.36%後,實質薪資其實減少了0.03%。若再加計消費者物價指數後,則實質經常性薪資還不如2000年的3萬7860元,等於持續倒退了16年。而全台仍有327萬的勞工月薪不及3萬元,佔所有勞工比率為36.7%。這些家庭有能力面對急難事件的衝擊嗎?

    「給予別人想要的,你就會得到你想要的」,這也就是基督教聖經所說的:「施比受更為有福」的真理。每年10月至隔年1月,都是救助協會推動「1919愛走動」的時期。讓我們一起讓愛走動起來,不再只汲汲營營地追尋自己的「氣球」,而能改換一下思考與方向:幫助有需要的人找到印著「福」字紅包的氣球吧!

    給予別人想要的,你就會得到你想要的,這就是「施比受更為有福」。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7年10月號
    本期目錄

    下一站愛

  • 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 編輯室
    上一篇
    下一篇

    車站 是開始與結束的地方
    有人回家有人離家
    有人相聚有人分離
    有人將踏上全新的未來
    有人已結束漫長的旅程

    車站 也是等候與接駁的地方
    有人等車有人轉車
    有人換車有人下車
    有人繼續往下一站前去
    有人到了下一站還有下一站

    如果人生是一趟旅程
    我們就是時間列車上的過客
    不管晴天陰天狂風還是暴雨
    不管平坦起伏彎路還是泥濘
    祝福你下一站遇到「愛」

    就像
    卓蘭的阿喜伯與美晴
    台中大雅的慧賢
    在「愛」中
    休息整裝再出發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7年10月號
    本期目錄

    微光中的盼望

  • 黃莉雯
  • 黃莉雯
    上一篇
    下一篇

    接近正午時分,我們跟著阿喜伯(化名)的腳步,來到他家。輕輕推開門,阿喜伯讓我們在客廳坐下,連講話都不敢大聲,深怕吵醒正在休息的太太阿卿(化名)。「我太太還活在過去,走不出來,情緒很容易激動,您們不要見怪。」他小聲地說著。

    阿喜伯今年69歲,和小他7歲的太太阿卿育有1男2女。阿卿和兒子都有嚴重的精神障礙,有時一發作,他根本招架不住。這份痛楚,讓他難以啟口,甚至遠比他受傷的膝蓋,及年初發現的肺癌末期,還要痛得許多!

    【一生辛勞勉強餬口】

    阿喜伯一生都住在有「水果之鄉」美譽的苗栗卓蘭。年輕時,在果園工作,雖然收入不豐,但還夠一家溫飽。現在雖然年歲大了,但從他健壯的「漢草」,仍隱約看得出當年辛勤工作的身影。阿喜伯說:「果園都是粗活,到了55歲,身體開始有狀況,我就改到鎮上幼兒園當司機兼廚工,做了10年。」

    但隨著年紀漸長,早年在果園受的傷開始跟阿喜伯算帳。右腳走路時關節不時作痛,施力困難,後來視力也退化到無法再開車。65歲離開幼兒園後,他開始在卓蘭鎮上打零工,每月約有3~4千元。加上阿卿的身障補助4千7百元與老農津貼7千多元,勉強餬口。但大兒子有案在身,大女兒又在外欠債,債主不時上門,讓他苦不堪言。

    「房租就要6千,再扣掉水電、瓦斯、電話、醫療等支出,根本所剩無幾,有時連三餐都很吃力。」談起生活的艱辛,阿喜伯連連嘆息,令人鼻酸。

    【妻兒發病肺癌末期】

    卓蘭1919服務中心,也是卓蘭神召會執事的陳瑞娟老師說:「他們家現在唯一的安慰就是小女兒婷婷(化名)了。她國一時就來卓蘭1919陪讀班,現在考上朝陽科大,自己打工生活、付學費,著實不容易。但婷婷相當獨立上進,一點也不讓阿喜伯擔心。」

    瑞娟因為婷婷來陪讀班,而開始陪伴這個家庭。5、6年來,這個家的無奈,她都看在眼裡,疼在心裡。「阿喜伯最無力的時候,就是太太和大兒子病發吵鬧時。有時還要請警察處理,或先離家到外暫避風頭。」

    「知道阿喜伯的苦,所以我們不時為他打氣,尤其是在今年2月,他開右腳關節手術時,竟檢查出得了肺癌,還是末期。聽到這個消息時,我們都很錯愕!」瑞娟說。

    於是,卓蘭1919服務中心立刻為阿喜伯申請1919急難救助金,並協助申請重大傷病卡。「感恩瑞娟老師的幫忙,有急難救助金和重大傷病卡,讓我壓力減輕很多。」阿喜伯說。此外,瑞娟也為他申請了1919食物包,「陪讀、急難救助金、食物包,救助協會可以給的,我們都申請了。」

    【放心不下也幫不了】

    「太太和大兒子的精神狀況不太穩定,我不能離家太遠。大兒子有案在身,大女兒也很少回來,現在自己也病了,能活多久也不知道。死,就死了吧!」講完,阿喜伯沉默了下來。雖然嘴巴這麼說,但看得出來,他放心不下。他走了,太太、兒子、大女兒怎麼辦?「只有小女兒婷婷很乖,但我什麼也幫不了她…。」說完,又大大地嘆了口氣。

    突然,手機響起,他起身到沒有開燈的廚房講電話。暗黑的身影望著窗外的微光,彷彿在為悲苦的人生渴求一絲亮光。日復一日,面對妻兒的病、債、窮,加上自身也許所剩無多的日子…,下一步,要如何走下去?

    阿卿到底還是被我們吵醒了。她從房裡走了出來,面無表情,口中有些叨絮。當聽到我們談到兒女景況時,突然,她像是打開了塵封已久的心門,開始大聲嚷嚷了起來。為了怕阿喜伯被責罵,於是我們立刻起身,匆匆告辭。

    【陪走一段繼續打拼】

    「下次我們到教會去吧,不然你又要多辛苦了。」拍拍阿喜伯的肩膀,瑞娟明白他的為難。只見他搖搖手,嘆了口氣說:「老問題了,人出來就沒事了。」牽著單車,阿喜伯陪著我們走了一段路。路上,他掀起了褲管,2月換膝關節的手術痕跡赫然出現,是一條長達20多公分的縫線,「天氣變時,關節會麻也會痛。」

    為了手術和化療,阿喜伯還跟朋友借了2萬元未還。「我現在一週做一次化療,肺部腫瘤10公分大,沒有再惡化。療程結束,身體好點後,我要再出去工作,不然不只沒錢可還,日子真的也過不下去。」講完,阿喜伯騎上車。他說剛接到電話通知他,有合適的補助可以讓他申請。

    揮揮手,看著他離去的背影。我們在心中為他禱告,祝福他化療後,能真的再健壯起來,為這個他付出一生的家,再多打拼一段時間;陪伴他所愛的妻兒,再多走一段路!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7年10月號
    本期目錄

    天,終於晴了

  • 文/圖 黃莉雯
    上一篇
    下一篇

    「我要向山舉目,我的幫助從何而來…」,忙完嗎哪便當店的收尾,美晴(化名)打開手機上的聖經軟體。曾患重度憂鬱症、二度自殺的她,輕聲讀出:「白日太陽必不傷你,夜間月亮必不害你…。」這兩句出自詩篇121篇的經文,是陪伴她3年,把她從深谷拉拔出來的救命索。

    【當家不再是避風港】

    出生苗栗卓蘭的美晴,40出頭,22歲就結婚了。歷經兩段婚姻,育有2男2女。兩個兒子都已上大學,孝順獨立。大女兒讀小5,小女兒才剛滿2歲。

    「我第一任丈夫38歲時罹患直腸癌,萬般不捨地離去,留下了3名子女。第二任丈夫是廚師,在我懷了小女兒時就有了外遇,小女兒10個月大時,我們離婚了,我和女兒遠離了那個令人心碎的家。」

    「家,應該是避風港對吧?但對那時的我,家是痛苦的深淵。」本以為第二次婚姻能找到停泊的港灣,但美晴的真心與求全,卻一點也喚不回先生的心。

    【心被一片片地撕裂】

    「我們在餐廳工作時認識,因為他廚藝很好,後來一起出來創業。開餐廳壓力很大,要顧全的地方很多。一開始還好,但後來他開始醉酒,常不見人影,放我一個人面對整桌被放鴿子的客人…。」一次又一次地出包,餐廳終究還是倒了。

    生意沒了,老公不時搞失蹤,自己還懷了老四,美晴很無奈。尤其最後知道先生有外遇後,她的心被一片片地撕裂。「這樣的人生我走不下去,只想趕快結束。有一次,我心痛到用刀猛刺胸口,嚇到那時同住的公婆。還有一次,我服用大量鎮定劑,也是被婆婆發現送醫。」

    翻閱過往,需要極大的勇氣,但現在的美晴已能坦然面對。她說:「我想只要能講,每講一次就當作是被治療一次吧!」

    【我一定要堅強起來】

    因為尋死意念強烈,醫院社工介入輔導。美晴的傳道人姊姊和姊夫也一直為這個妹妹禱告。「後來我才知道,自己患了重度憂鬱症。2016年10月,我結束了痛苦不堪的婚姻。在姊姊和姊夫的支持下,和小女兒回到卓蘭的娘家。」美晴說。

    回到故鄉,美晴最安慰的是,終於不用再和大女兒分隔兩地了。「媽,我們再也不用分開了,對嗎?」女兒的話觸動了她,她緊抱著大女兒,終於放下對她的虧欠。

    原來,第二任先生不願意美晴和前夫的孩子有太多往來,美晴不得已,只能將孩子寄養在娘家。「看到女兒望著我的眼神,我知道我一定要堅強起來!」

    【問題從一個解決起】

    2016年年底,美晴回到娘家。卓蘭神召會的牧師,同時也是卓蘭1919服務中心的負責人邱彼得,回想起兩年前接到美晴姊姊的那通求助電話,「他們夫婦很關心自己的妹妹,心疼她,卻一直使不上力。了解她的情況後,我知道短時間內我們也很難做什麼,畢竟一個生命要陪伴多久才能恢復,我們也無法預估。」

    年輕時曾出過嚴重車禍的彼得牧師,了解要走出創傷,不能只靠自己的力量。「還要有人給他們機會,帶他們去經歷。遇到問題,壓力一定有,我們不可能一次全部解決,但起碼先從一個解決起!」

    「當時她抱著3個月大的小嬰兒,憂鬱症也還要吃藥控制,無法工作。所以我們先為她申請了1919急難救助金,讓大女兒到1919陪讀班來,也請她到陪讀班當志工。希望能讓她多接觸些人,慢慢走出來。」

    【來嚐嚐幸福好滋味】

    一年後,美晴的狀況慢慢穩定,剛好這時好鄰舍1919服務中心承接的「嗎哪燒肉飯」便當店需要幫手,於是彼得便請師母幫忙照顧美晴的小女兒,好讓她能來店裡來擔任燒烤區的「區長」。同時,也為她申請了1919食物包。急難救助金、陪讀班、食物包,救助協會能提供的資源,美晴全都有了。

    「現在我一下班就先去教會接小女兒,再到陪讀班當志工。大女兒也在陪讀班,結束後我們就一起回家。對我們一家來說,這真是得來不易的幸福。」美晴開心地說著,一邊秀著手機裡的小女兒的照片。「美晴在大家的支持下,很努力地生活。最近已經不用再吃抗憂鬱藥了,大大進步呢!」彼得牧師說。

    你也許吃過卓蘭的巨峰葡萄,但可能沒吃過卓蘭的最新打卡美食-「嗎哪燒肉」。下次中午路過卓蘭中正西路,請到嗎哪吃碗燒肉飯吧!嚐嚐美晴的烤肉手藝,感受彼得牧師的溫厚情誼!「但一定要早點來哦,因為我們常常12點不到就賣光光了!」彼得牧師說。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7年10月號
    本期目錄

    小貓在湖邊釣魚

  • 文/簡伯駿 圖/黃莉雯
    上一篇
    下一篇

    什麼是「愛」?「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這是聖經所揭櫫的「愛的真諦」,但也像是慧賢(化名)的人生寫照。

    【媽媽女兒視如己出】

    65歲的慧賢與先生、兩個兒子和兩個孫女住在台中大雅區。長孫女小欣(化名)今年小6,但跟她沒有血緣關係。「她的媽媽佳蓉(化名),是先生外遇生下的。還不滿周歲,先生就把孩子抱回來給我養。」慧賢娓娓道出。

    面對丈夫的背叛,內心雖感羞辱痛苦,但轉念一想,孩子是無辜的,於是把佳蓉視如己出,真心疼愛。只是沒想到,佳蓉在高中時離家出走,音訊全無。後來才知道佳蓉因販毒入獄,而且有孕在身。

    「她在獄中產下小欣(化名),但不說孩子的父親是誰,所以我只能再把孩子接回來養了。」一談起小欣,慧賢就笑了,「這孩子跟我有緣,我一抱,她就對我笑,讓人心都融化了。」喜歡孩子的她,將小欣捧在懷裡,一樣視如己出。

    【小小年紀兩次大刀】

    小欣的誕生,為慧賢帶來歡笑,但卻只是曇花一現。3歲時,小欣檢查出肝臟腫瘤,需要開刀治療。手術中的小欣大出血,最後割掉了膽囊。「肝腫瘤移除兩年後,癌細胞又再次攻佔她的肺,醫師只好再次動刀。」

    歷經兩次大刀,小欣的小命是保住了,但卻身心受創。「阿嬤,媽媽什麼時候才會回家?」這是小欣最常問的一句話,道盡了小女孩對媽媽的思念。面對還有3年刑期、暫不能回家的佳蓉,慧賢只能安撫小欣。

    【6口之家靠2萬薪】

    慧賢的丈夫自34年前傷了脊椎後,就沒有工作,至今仍閒賦在家。大兒子有自閉症,關在房裡足不出戶。全家就靠小兒子擔任保全,每個月兩萬多元的薪水為生。住家是自己的,但也因此無法申請中低收入補助。

    「小兒子已離婚,有一個女兒,比小欣小3歲。家裡收入有限,負擔不起安親班,我只能硬著頭皮教他們。」慧賢說。一直到小欣3年級時,慧賢發現自己實在教不了她了,但又怕她成績跟不上。剛好有朋友介紹她1919陪讀計畫,能免費提供弱勢兒童陪讀,就這樣祖孫兩人來到了台中大雅上楓1919陪讀班。

    【小小生命稍稍喘氣】

    陪讀班謝玉鳳老師開朗親和,和慧賢第一次見面,就很談得來。玉鳳笑說:「慧賢阿嬤是盡責的好阿嬤,我們通過了她的『面試』,她看環境、人力都合格後,才安心地把小欣送來。」

    陪讀班裡的笑聲、問候與溫暖,不但快速消除慧賢的疑慮,也改變了小欣的心態。玉鳳指出,「小欣剛來時,臉上沒有笑容,對周遭的事物不感興趣。生命對她而言,宛如風一般,無法捉摸,好像隨時會消失。」但參加陪讀班合唱團一個學期後,小欣開始有了活力,慢慢地她會笑了。

    但病魔似乎容不得這小生命稍稍喘氣,去年8月,小欣第三度動刀,拿掉了腫大的脾臟。玉鳳知道慧賢臉皮薄,雖然經濟拮据,也不敢求援。因此主動為慧賢申請了2萬元的1919急難救助金,讓她能支付醫療費、買營養品,使小欣很快重返學校。

    【感謝阿嬤夢想起飛】

    不久前,陪讀班以「夢想起飛」為主題,鼓勵孩子們發揮想像,畫下夢想,然後會印成桌曆送給大家。喜歡貓咪的小欣,在圖畫紙上畫了湖畔,並在湖畔畫了一個心中的家,屋頂上有一對毛茸茸的貓耳朵,屋旁還有一隻微笑的小貓咪在湖邊釣魚。小欣說:「小貓咪為了感謝阿嬤,所以要釣魚給她吃。」

    看到孫女到陪讀班後的改變,慧賢除了感激,也不忘用行動回饋。有一次,陪讀班舉辦戶外親子日,慧賢就特別與從事餐飲業的妹妹,準備了兩百人份的炒麵,配料超豐富,就是希望大家能吃飽。「我們不辛苦啦!你們一個老師要帶這麼多孩子,才辛苦!」

    慧賢的愛,讓她願意饒恕丈夫的外遇,也辛苦養育與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女兒與孫女。就像是聖經箴言31篇裡的那個又聰慧又賢淑的「才德婦人」!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7年10月號
    本期目錄

    再累 都值得

  • 文/圖 簡伯駿
    上一篇
    下一篇

    在電子公司擔任秘書的慈琇(化名),每天工作超過12小時,經常要忙到晚上9點多才拖著疲累的身軀回家。經濟不景氣,怕公司裁員,她總是兢兢業業地工作。身為家中唯一的經濟支柱,有3個孩子要養,她可經不起任何意外。

    【疑難雜症請找淑如】

    慈琇的先生萬瑞(化名),原本在貨運行上班。隨著3個小孩接連出生,為了多賺點錢,他決定改行,跟父親一起做水泥砌磚工。砌磚一天工錢有2千元,若好好做,不愁吃穿。但萬瑞動作慢,砌的磚比人少,加上父親退休,漸漸地沒人找他了。眼看上有年邁父母,下有3個嗷嗷待哺的孩子,而自己卻連打零工都找不到,萬瑞陷入重度憂鬱中。最後走上絕路,喝鹽酸自殺。

    「那是15年前的事了,記得那天凌晨5點多接到慈琇的電話,說先生出事了。」新北市深坑喜樂1919服務中心的志工黃淑如師母說。淑如與先生吳政遠在深坑開眼鏡行,慈琇的妹妹是店裡的客人,因而輾轉認識。淑如古道熱腸,許多客人到最後都變成好朋友。當地街坊有句話:「有疑難雜症,可以到眼鏡行找淑如。」所以萬瑞自殺後,慈琇第一個想到的,便是淑如。

    先生走時,慈琇才28歲。一個人要獨自養育3個稚子,4歲、3歲、1歲,還要照顧年邁的公婆。看到小孩就愛心大發的淑如與政遠,決定先接手幫忙照顧3個小孩。於是政遠每天開車將3個孩子送到景美的小撒母耳學園,讓慈琇可以專心處理丈夫的後事。他們倆就像一張大網,接住了慈琇一家,讓他們能有餘力來面對接踵而來的挑戰。


    【有食物包鬆一口氣】

    慈琇每月薪資3萬多,不符合低收入戶申請標準,幸好房子是公公的,不用付租金。但7年前公公中風癱瘓,1年前婆婆又罹患癌症。有半年時間,兩老同時臥病在床,須請兩個看護輪流照顧。先生萬瑞的兄弟姊妹雖有共同分擔看護費,但他們的狀況也不好,慈琇每個月還是得分擔1萬元。

    去年婆婆過世後,看護費降至6千元。但因為公公躺臥的電動氣墊床需不斷電,以致每月電費高達8千元。再加上3個孩子的學費與生活費,合計也要1萬5千元以上,因此每個月仍入不敷出。

    為了幫慈琇減輕一點壓力,從4年前起,淑如替她申請了1919食物包。慈琇清楚記得政遠送來的那天,看到食物包後,她大大地鬆了一口氣:「裡面的每樣東西我都好愛喔,都是我最需要的!」偏好麵食的她最常煮桂格燕麥麵,再打開鯖魚罐頭,一碗香噴噴的海鮮麵就是她最愛的晚餐。


    【孩子長大品學兼優】

    15年來,3個小孩在慈琇辛苦養育與淑如夫婦照顧下,品學兼優,一點也不用人操心。他們還認了淑如與政遠為乾媽乾爹,下課後也會到陪讀班寫功課。

    「老大目前在苗栗讀大學,週末都會回陪讀班當志工。」淑如笑著說,老大小時候很「盧」,陪讀班規定要先寫功課才能玩,老大便會問上3個小時「為什麼?」,讓老師差點發瘋。

    現在他長大了,既懂事又愛心。在與乾媽討論後,這學期已轉學回台北,幫忙教陪讀班。老么芊芊(化名)國中以前話不多,從小對父親沒印象的她,特別黏媽媽。在淑如與政遠的陪伴關懷下,現在整個人開朗起來,回家都會與慈琇討論學校發生的大小事。

    【奔波勞累不再遺憾】

    慈琇深知中風的公公掛念兒孫,每周末都會邀大伯、小姑、姪子們回深坑與公公吃飯,自己則擔任總舖師下廚張羅。慈琇說:「身為人母,我知道父母思念孩子的心。公公周末只要看到兒女與孫子回家,就好高興。」

    不久前,慈琇的爸爸因尿毒症洗腎,現在每周兩天她要從深坑開車趕在早上6點前到石碇,送爸爸去洗腎。7點半待爸爸洗腎結束後,再開回深坑上班。要顧公公又要看顧爸爸,兩頭奔波,難道不累嗎?慈琇表示,婆婆的癌症第一時間沒檢驗出來,導致病情惡化,很快就走了,讓她很自責。現在她想把握機會,好好照顧公公和爸爸。為了不再有遺憾,她再累都值得!

    「我很感謝1919食物銀行的幫助,透過社會大眾的愛心捐贈,讓我可以把日常用品的開銷挪去支付公公的看護費與小孩生活費。」慈琇笑著說:「我的口很拙,但真的很謝謝1919。在你們的幫忙下,我的3個小孩都順利長大了。」

    物資捐贈專線 02-86609995#147
    認捐1919食物包
    https://is.gd/3N6J1l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7年10月號
    本期目錄

    愛 給予 分享

  • 文/圖 飛俠
    上一篇
    下一篇

    新竹新人1919服務中心的毛素琴牧師,10多年前在小學擔任「彩虹故事媽媽」時,與一同服事的若慧姊妹發現很多年輕父母不知如何教養孩童,還有許多孩子放學回家後,家裡根本沒人,以致在外遊蕩,讓她們非常憂心。

    「故事媽媽1周只有3小時,對孩子們的影響有限。於是和若慧一起與牧師長執討論後,我們開始在教會推動兒童課後陪讀的關懷事工。4年前又與救助協會合作設立新人1919陪讀班,希望附近所有弱勢家庭的孩子下課後都能來到陪讀班,接受我們的陪伴與關心。」素琴說。

    【愛孩子的心格外柔軟】

    目前新人1919陪讀班有16位孩子,素琴是主責老師,孩子們主要來自北門和載熙國小。曾擔任幼兒園老師7年的素琴,深受孩子們的喜愛。而她也深深覺得教導孩子是上帝給她的使命。

    「記得921大地震時,我到南投收容所關懷地震受災戶,遇見一位10歲小女孩一直盯著我包包上的吊飾。於是我對她說:『可怕的事情發生了,但很快會消失,妳把這吊飾放在手上,上帝也會把愛永遠放在妳心裡!』」結果小女孩一接過吊飾,原本愁容滿面立即轉為笑顏。」素琴說。

    「那一刻,讓我明白,我對孩子格外有憐憫,心也特別柔軟,這是上帝給我的恩賜。目前我在教會專責關心國小到高中的孩子。這一路走來也有25年了,能天天和孩子們在一起,讓我很喜樂!也是神對我的呼召。」

    【一定要做個有用的人】

    威威(化名)就是素琴從小三陪伴到高職的孩子。父母離婚後,威威3姊弟跟著阿嬤和賣漁貨的爸爸同住,也一起來陪讀班。威威愛調皮搗蛋,總是跟老師抬槓。素琴說:「威威功課中等,但很聰明。即使他後來升上國中,我們仍持續透過臉書和電話關懷他。」

    威威考高中時聽從素琴建議,選了高職餐飲科。但高二時由於家中經濟困難,繳不出學費,於是半工半讀,在美食街餐廳打工。當威威領了薪水時最先想到陪讀班,深怕時間太遲還專程搭計程車到陪讀班,請學弟妹們吃自製的餅乾和甜甜圈。

    過去威威常抱怨父母,來到陪讀班後漸漸才改善,「想起小時候在陪讀班的日子,格外溫暖。雖然我很調皮,但老師從沒放棄我。他們的長久陪伴和鼓勵,讓我不自暴自棄,常常提醒自己,一定要做個有用的人!」威威說。

    【用愛與接納改變生命】

    新人1919陪讀班目前有7位志工老師,除了寶慧、韋蓁是家庭主婦,其他是教會弟兄姊妹、附近的退休人員和交通大學學生的每學期10次週三的服務學習。以前陪讀班許多孩子都很怕數學,常因看不懂題目而放棄作答。會計系畢業的寶慧就巧妙地把數學題目圖像化,把一些距離和比例等標示得一清二楚。「要先幫孩子理解,他們才不會害怕,現在我們孩子的數學都還不錯哦!」寶慧說。

    「我深信教育是弱勢孩子的唯一出路,所以很喜歡來教孩子。過去兩年來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孩子們都好單純、好坦率,完全感覺不出來他們很多都是來自破碎的弱勢家庭!」

    素琴也回應:「老師們都很愛孩子,很接納他們,因此孩子們也都有安全感和自信。有時老師一句合宜、安慰的話,就能改變孩子的生命。但我們也不會因為孩子家庭經濟較弱勢,就過度包容他們,否則就變溺愛了。」

    【成為給予與分享的人】

    孩子們總是精力旺盛,所以素琴讓孩子每天來陪讀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做「感覺統合」活動。內容包括彈力球抓握、滑板車往返、籃球推牆、拍乒乓球等。讓孩子能消耗旺盛的精力,提升專注力。

    素琴也非常重視生命教育,她常邀請小5和小6的孩子參加救助協會舉辦的救助挑戰營。「挑戰營內容精采豐富,能擴大孩子的視野,提升勇敢挑戰的心,增進順服和受挫力。」也會在寒暑假安排國小、國中、高中畢業生回來參加「飛鷹成長營」,與國小生們一起到野外露營,彼此學習、相互激勵。

    除了屬於孩子的活動,陪讀班也會定期舉辦親師會、期末感恩餐會,以增進老師、家長與孩子三方的互動。同時也常在臉書發佈陪讀班消息,鼓勵親友一起關心孩子。妹妹美琴和國小同學怡芬就很認同陪讀班的服務,常把家中孩子的二手衣、鞋整理好後送來,到了冬天時還會送每個孩子新外套。

    「很開心能陪伴孩子成長,看到他們生命慢慢改變,就是給老師們的最好禮物。除了感受到老師的愛,孩子們也充分感受到許多社會人士的關心。非常感謝救助協會連結企業,兩年前特力集團為我們大幅改善教室照明。還有每年的聖誕鞋盒,都讓孩子們好驚喜。相信我們的孩子接受了這麼多的愛後,日後也一定會成為樂於給予與分享的人。」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7年10月號
    本期目錄

    分享人生更富餘志工「大叔」洪秋城

  • 文/圖 李淑美
    上一篇
    下一篇

    5年前,因腦溢血導致左半身癱瘓的洪秋城,今年報名了「1919單車環台」,立志為急難家庭募款。外號「大叔」的他,原本專為有錢人製作頂級露營車與露營拖車,後來轉為製作消防、救災拖車,每天忙得團團轉。但中風後,他開始用更多時間關心青少年和中風病友,生命竟變得更有活力與富足。一路陪著他走過來的簡廉政牧師說:「他是個從別人需要中,看到自己責任的人!」

    【理想行動派人生忙盲茫】

    大叔唸建築出身,1999年921大地震時,心有餘悸的大叔一家人躲在小貨卡上睡了好幾天。當時他就覺得,若能將房子蓋在車上,不只省錢,又能符合他愛玩的個性,想去哪就開到哪,自在隨性不也是件美事?他說到做到,就這樣開始轉行經營露營拖車。

    早在2002年,大叔就投資進口原裝露營車與露營拖車製造,然後租給人拍片或當休息室使用,至今已有15年。現今停在他家門口前的一輛精緻露營拖車,就是他的第一個作品。「這輛車是非賣品,金城武、阿妹、宋慧喬,都曾租它當過拍片休息室呢!」這輛露營拖車,也是大叔家中唯一有冷氣和電視的地方。

    台灣露營拖車風氣比不上歐美,經營起來頗為吃力。6年前大叔的資金卡在設備與模具上,加上還有未賣出的半成品,因此常陷入調度週轉、軋支票的困境中。一天早上,他讀到一則聖經故事:耶穌的門徒勞碌整夜打魚,但卻一無所獲,這時耶穌便叫疲累不堪的彼得把網換邊,重新撒網。結果補到153條,魚雖多,網卻沒有破!「這故事不正是對我說的嗎?我勞碌至今已48歲,還一事無成。會不會神要我換邊打魚,並牧養祂的小羊?」

    因此從2011年起,大叔決定改做救人救災的消防拖車,還有活動用拖車,如載獨木舟與腳踏車的工作拖車。為了更實際了解救災需要,2011年也報名參加救助協會的第二屆先遣志工訓練,結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人生至此,開始轉向。

    【助人亦助己中風打不倒】

    很喜歡孩子的大叔,透過同屆的先遣志工楊期泰,接觸到「晨陽學園」。學園主要收容幫助彰化縣無法適應校園生活的中輟國中生,以技藝訓練、體驗教育取代傳統制式教學。大叔就經常拉著他的拖車,帶這些孩子到戶外進行體驗活動。

    期泰表示,在孩子眼中,大叔有著獨特的魅力。「大叔從事著青少年最有興趣的車輛改裝與製造業,加上見聞廣博、開朗詼諧,孩子們都很喜歡他!」也因此大叔家中不時可見前來寄宿的青少年;不管是吸毒的、保護管束的,大叔都接待過,而這些孩子也都十分信服他。

    然而就在他調轉生命方向後不久,2012年10月,大叔右腦溢血15CC,造成左半邊癱瘓。醫生說可開刀或不開刀,結果大叔選擇不開刀。但耐不住病床上的無聊,住院6天後,就簽了切結書回家。「當時我回到家門口,連門把都轉不開,也吃不了飯,一切回到生命的最起點。」回家後,大叔只吃西醫開的控制腦壓與腦循環的藥,並接受基督徒中醫師林醫師的清血路療法。

    生性樂觀的大叔不氣餒,反而開始把家中大小事,當作一種生活的復健。他就從最簡單的抬手、抬腳、起立、坐下做起,在不斷地練習中,聆聽自己身體的聲音,讓身體慢慢進步。

    出院後兩週,大叔就試著偷騎單車。1個月後,竟奇蹟似地能騎機車、開車了!3個月後他還載人上山賞梅,當時看到他的人都不相信3個月前他還嚴重中風呢!

    【廠房借1919咖啡配茶香】

    自2013年開始,大叔開始每兩個月就把自己工作的廠房清出來兩天,提供救助協會做中區1919食物銀行物資的集散地。「每逢單月的第二週星期四、五,我停工兩天,將廠房淨空,做為食物銀行的進貨和發放,」大叔打趣地說:「這表示我們的員工福利很好,每兩個月就有一次4天連假可放,讓員工可以家庭旅遊或當志工。」

    發放物資當天,大叔還會在現場煮香濃咖啡,冬天加碼自家種的肉桂茶,夏天則換成洛神花茶,讓1919志工們能停下腳步來聞香品茶。救助協會中區辦事處主任蔣王峨表示,今年3月開始,中區1919食物銀行物資改到台中園區發放,但大叔仍然照常帶著咖啡,遠從竹山開車到台中煮咖啡給大家喝,「真是沒話說,他就是那麼熱情又認真的人!」

    【中風分水嶺分享更有餘】

    急公好義的大叔2014年曾跟著1919環台車隊,從竹山騎到嘉義。當時他短短半天就騎了50公里;2015年他又陪著車隊,從嘉義騎到鹿港,全程100公里不缺席。今年2017年,受到車隊領騎焦中興的鼓勵,加入環台車隊,決心挑戰15天、1300公里的騎程。

    大叔說,目前最大的心願就是分享自己復健的經驗,幫助鼓勵中風病人再站起來。「過去我是個很會做計畫的人,但往往錢還沒到,就先被我透支光了。中風是我人生的分水嶺,讓我感受到許多事無法在我的計畫內。因此現在,我不再汲汲營營的為錢奔波,結果錢反倒變得『有魚』,甚至中風後還買了二手的T5、T4當工作車呢!」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7年10月號
    本期目錄

    讓愛溫暖蔓延特力 x WMF推公益廚具

  • 文/李淑美 圖/簡伯駿
    上一篇
    下一篇

    長期深耕台灣,對公益不遺餘力的特力集團,於8月23日與德國百年餐廚品牌WMF集團攜手舉行「讓愛溫暖蔓延」公益記者會。在會中,宣佈從8月24日起至12月31日,凡到全台WMF百貨專櫃、HOLA、特力屋門巿與自有網路店購買6款精選鍋廚具,就可享約5折的公益優惠價。同時每筆消費,特力集團與WMF集團還將共同捐出銷售額的2%,給1919陪讀計畫,為弱勢孩子獻上一份力。

    【讓愛蔓延需要角落】

    特力集團用修繕專業、義賣捐款等方式,長期支持1919急難家庭救助計畫與陪讀計畫,一直是協會的公益好夥伴。自2002年合辦第一屆「1919愛走動」至今,16年來支持不間斷。2011年起,更透過每年特力集團志工日公益活動,7年來為協會修繕了65間偏鄉1919陪讀班。

    特力集團執行長童至祥表示,兒童是影響國家未來競爭力的主要關鍵,自2015年起,特力將企業的影響力往外擴大,把公益資源聚焦在弱勢兒童上。她說:「特力今年首度推動異業攜手送愛的公益結盟。邀請關注健康與美好生活的德國百年餐廚品牌WMF集團,和我們一起共襄盛舉。從為愛下廚料理的心意出發,盼望結合公益與在家烹飪的流行風潮,以家為起點,讓愛蔓延到每個需要關懷的角落。」

    WMF集團亞太區總裁鄭乃光也指出,作為一個百年跨國企業,WMF在乎人的感受也關心社會利益,因此積極投入在全球公益事業。「希望透過活動,讓消費變成一件溫暖又有意義的美事。」

    【用愛把孩子找回來】

    記者會上表演烏克麗麗的三重浸宣1919陪讀班的3位國中生,是從小在陪讀班長大的孩子。主責老師黃公豪說,許多陪讀班孩子因為家庭弱勢資源貧乏,在課業上欠缺成就感,導致自我形象低落。因此除了課業輔導、品格教育外,陪讀班也安排多元才藝課程,鼓勵孩子發揮潛能,建立自信。

    救助協會副秘書長鄭夙珺表示,近幾年,1919陪讀計畫募款日益艱難,造成今年資助名額首度減額300人,從原先2800人降到2500人。「非常感謝特力集團聯手WMF,舉辦公益募款活動。讓社會大眾不僅能以優惠價購買精品鍋廚具,也幫助我們把減額的300個陪讀學生找回來。真是一份心兩份愛,一舉多得!」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7年10月號
    本期目錄

    一帶一大小配 志工好默契

  • 文/圖 簡伯駿
    上一篇
    下一篇

    7月17日一早,救助協會八里倉庫來了一支「青年軍」。他們是來自台北市內湖救世軍1919服務中心的19個孩子,包括10個國小生、9個國高中生,特地前來協助1919食物銀行發放物資。

    【放下玩心我願出力】

    帶隊的是陳忠良牧師,在救世軍裡被授予「少校」軍階。他指出,他們當志工的作戰策略是「一帶一,大小配」,意即每個國小志工身旁,都有一位較年長的哥哥或姊姊帶著,必要時隨時支援。忠良牧師說:「在陪讀班,無論過馬路、寫功課或參加營會,我們都貫徹『一帶一』的精神,讓年幼者能充分受到照顧。」

    19名志工皆在陪讀班的老師陪伴下長大,多數來自經濟弱勢家庭。今天來當志工,是秉持著「昔日受助,今日幫助」的回饋精神而來。忠良牧師說,有些孩子們愛玩,本來吵著不想來,但經過他的提醒:「以前你們有受過社會大眾的援助嗎?」「有!」「現在有人需要你們的幫忙,願意出力的請舉手!」「老師,找我,我願意!」就這樣,孩子們紛紛放下玩心,自願擔任志工。

    【通關無誤一次到位】

    物資發放當天,一台台來自台北、新北、宜蘭和基隆的1919服務中心車輛,依序駛入倉庫,準備領取物資。這支青年軍果然訓練有素,只見他們井然有序地完成開箱、盤點和搬貨,過程流暢,毫無差錯。今年上台北稻江高職的婷婷和五年級的珍珍負責發牙刷牙膏。婷婷負責盤點,珍珍協助發貨,因為有平日「一帶一」的默契,讓兩人在溝通上格外容易,發放起來特別順手。

    下午兩點不到,在志工們又快又有效率的發放速度中,順利結束。救助協會北區辦事處社工吳佳瑜指出,這次共有80個1919服務中心前來領取食物包,將發放給467戶家庭。而內湖救世軍1919服務中心的大小志工則創下了「0失誤」的紀錄,各領取關卡的核發數量一次到位、正確無誤。看來「一帶一」的效果實在讚呢!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7年10月號
    本期目錄

    小小兵報到!1919食物銀行「瘋」彩繪

  • 文/圖 劉婉柔
    上一篇
    下一篇

    8月中旬,在炙熱的陽光下,有一群包得緊緊的小畫家來到1919食物銀行台中園區。他們是台中梧棲敬拜1919陪讀班陪伴長大的青少年們,要用他們的傑出畫藝,為園區披上彩繪衣!

    【彩繪小小兵無敵療癒系】

    在陪讀班鄭希雅、阿咩和蓁蓁三位老師的帶領下,苡葳、晴晴和萱萱姊妹(皆化名),以及梧棲敬拜教會的青年得民、凱帝和阿剛,整整花了3天半的時間,在大太陽下揮汗工作。年紀最小的萱萱熱到中暑,但看完醫生,隔天仍然繼續來幫忙。

    這次的彩繪,孩子們選擇以卡通人物小小兵為原型,加上象徵1919食物銀行辛勤發送物資的「小蜜蜂」。全部用油漆作畫,線條上色需要很準確,因為一上色就很難塗改。加上圍籬是凹凸面,上畫的難度相當高。不過,孩子們以高度的默契和技巧分工合作,順利完成任務,效率超高!

    只見一個個黃色鮮活的小小兵躍然出現在台中園區,真不愧是史上無敵療癒系萌主。想起他們個個純真可愛又勇於冒險的精神,著實讓人紓壓,這不也象徵了救助協會助人最樂的服務精神嗎?

    【孩子長大了一起來回饋】

    希雅老師表示,很開心有機會可以帶著孩子一起來回饋,因為過去幾年救助協會一直在背後支持著陪讀班,讓他們可以無後顧之憂地照顧需要的孩子們。臺北市立大學運動藝術系3年級的得民,在陪讀班當志工,他表示:「陪伴,真的需要花上很多時間!」一語道出了陪讀班的挑戰,要有經年累月的付出,才能帶出持續不斷地祝福。

    曾經是2012年1919陪讀計畫紀錄片主角的苡葳(上圖右),如今已不是當年小四的小女孩了,今年9月將進入最愛的商業設計科就讀。她在烈日下流著汗,全神貫注地一筆一畫為台中園區的圍籬用心上色,認真的態度,儼然已是個小大人。過去她是接受照顧的弱勢孩子,如今已是可以付出回饋的美少女了!

    完成的彩繪,把原本鐵灰色的圍籬妝點得繽紛多彩,活力足。一入園區,就可以看到一個小小兵,手拿1919食物銀行的牌子迎賓,讓人會心一笑。吃廚餘的黑水虻所住的黃色貨櫃屋,也變身成了小小兵的工廠,上面畫有食物和愛心輸送帶,代表1919食物銀行連結著來自各界的愛心與捐助物資。另外,小彩繪志工們還自創了一位穿著粉紅吊帶褲的超萌女小小兵。歡迎大家有機會來台中園區時,一起找找她在哪裡哦!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7年10月號
    本期目錄

    兩度緊急救援菲國馬拉威難民

  • 文/張可承 圖/BobbieCuenca
    上一篇
    下一篇

    位於菲律賓南部民答那峨島(Mindanao)的大城馬拉威市(MarawiCity)於5月23日發生嚴重危機,當地親IS的恐怖組織馬巫德集團(MauteGroup)和軍警爆發武裝衝突。恐怖份子在當地焚燒房舍、挾持人質,並佔領多棟建築。自5月底以來,已有上萬個家庭為躲避戰火,而緊急撤離至周圍省份的安置中心。

    【首次發放3000份食物包】

    6月底,菲律賓ApostolicMinistriesFullGospel教會的主任牧師BobbieCuenca向救助協會求援,希望能支持他們購買基本物資,救助安置中心內的家庭。救助協會在獲知消息後,立即撥出5千元美金(近25萬匹索)。

    Bobbie牧師服務團隊一行7人於7月5日從拉普拉普市出發,連夜搭船至民答那峨島馬拉威市北方的伊利甘市(IliganCity)發放物資。當地約有5萬名難民,兩天下來,服務團隊分別在伊利甘市的MariaCristinaGymnasium、SantaElenaGymnasium和卡加延德奧羅市(CagayandeOroCity)的NazarethandCamamanAn、Macabalan、Vamenta,共5個區的安置中心,發放了3千份食物包。每份食物包內含香蕉、麵包、麵條和能量飲料。由於當地實施戒嚴令,服務團隊還得到軍警大力協助,甚至幫忙打包整理物資,提供戒護,開道領路前往安置中心。

    【再次救助1331個家庭】

    因馬拉威當地衝突持續不斷,Bobbie牧師於8月26日~9月1日再次前往發放物資,而救助協會也再次撥出5千美金予以支持。這次發放,除了香蕉和麵包外,還有尿布和肥皂,並提供熱食。

    共服務了AlBironiEvacuationCenter、AbdelAzisMadrasahAlIslamicEvacuationCenter、MariaCristinaEvacuationCenter3個安置中心,總計服務1331個家庭6651人。

    BobbieCuenca牧師的教會位於菲宿霧(Cebu)的拉普拉普市(LapuLapuCity),由於當地許多弱勢家庭的孩童無人照顧,因此教會從數年前便開始了Father'sLoveChildren計畫,每週固定供餐給約150名弱勢家庭孩童。救助協會與BobbieCuenca牧師的合作關係始於2013年。當時菲律賓中部發生海燕風災,救助協會與眾教會,透過Bobbie牧師、宿霧華人基督教會及ConvoyofHope(希望護航),共支持27.6萬美金,資助內容包括發送淨水器、食物、日常生活用品,並為36間受損教會修繕,捐贈50條小漁船。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7年10月號
    本期目錄

    救助天使永遠「第一名」

  • 文/圖 張芷芸
    上一篇
    下一篇

    過去10多年來,每周平均有三天,救助協會的小會議室總有一群來當志工的退休長者。看他們忙碌地處理著一封封的信件或包裹,雙手都沒停過。算算年紀最長的3位志工加起來竟已228歲了,但不管幹勁、效率,還是經驗,他們都是「第一名」!

    【志工天使心無私不為己】

    這群可愛的志工在Line上組成了一個「救助天使」群組。只要協會有任何急件要幫忙時,天使們就立即相互揪團一起來。

    「我來囉!」遠遠聽到宏亮的聲音,就知道是高媽媽來了!75歲的高媽媽每星期有3天會來當志工。不論刮風下雨或大熱天,10年如一日。

    67歲的敏華姊也來了10年了,開朗的她笑著說:「我們不怕工作多,有工作做,就表示能幫助到更多人,志工就怕沒有工可做啦!我老公很好奇為何我老往救助協會跑,所以現在他偶而也會陪我一起來!」3年前敏華姊因工作因素,只有星期一休假,但仍然持續來當志工。別人休假休息,她休假做志工,真令人感動。

    「讓我來吧!」今年已86歲的陳媽媽,頂著滿頭白髮,每次總是拿著拐杖,自己搭公車前來。她兩年前才從大陸搬回台北,常常8點就來,甚至還參加同工的早上靈修與禱告會,簡直就是最資深的無薪同工。

    【只要我能動一直做志工】

    今年高齡96歲的尹伯伯,是救助協會的超級資深志工,過去有14年的時間(1991年至2005年),每天搭近一小時的公車來當志工。他的工作態度和爽朗笑聲,非常有感染力,很快就讓人的心暖和起來。

    尹伯伯曾說:「只要我還能動,就會一直做救助協會的志工。」從70歲到84歲,尹伯伯一直持續不斷地來協會,即使後來行動不便無法出門,仍心繫不已,總叮囑家人要捐款支持。

    今年88節前夕,救助協會的同工們預備了蛋糕,特地去看望這位老朋友。雖然身體不好,但尹伯伯看到大家來,笑得合不攏總。身86歲的尹媽媽在一旁說:「老朋友來看他,今天尹伯伯精神特別好,特別開心吶!」

    謹以此文,感謝所有志工天使們。有您們數年如一日的忠心付出,1919要救要救的精神才得以延續。願上帝賜福你們,天天喜樂,永遠健康!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7年10月號
    本期目錄
    ×
    2017年10月號

    封面故事


    下一站愛
    微光中的盼望
    天,終於晴了
    小貓在湖邊釣魚

    理事長的話


    給予與得到

    1919食物銀行


    再累 都值得

    1919陪讀計畫


    愛 給予 分享

    美麗人生


    分享人生更富餘志工「大叔」洪秋城

    THE UPDATE


    讓愛溫暖蔓延特力 x WMF推公益廚具
    一帶一大小配 志工好默契
    小小兵報到!1919食物銀行「瘋」彩繪
    兩度緊急救援菲國馬拉威難民
    救助天使永遠「第一名」
    Previous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