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識我們
    機構簡介
    年度報告
    年度計畫
    服務據點
    聯絡我們
  • 我們的服務
    1919食物銀行
    1919陪讀計畫
    1919急難家庭
    1919重災救助
    1919旺得福計畫
  • 財務徵信
    捐款徵信
    財務報告
    捐款紀錄查詢
  • 即時消息
    最新消息
    救助月刊
    活動專區
  • 會員專區
  • English
參與捐款

愛就是尊重

  • 編輯室
  • 夏忠堅
    上一篇
    下一篇

    聯合國「永續發展解決方案網路」(SDSN)日前公布「2018年全球幸福報告」。報告中針對156個國家的人均GDP(國內生產毛額)、社會支持、健康平均餘命、自由度、慷慨捐款程度、政府或私人企業有無貪腐等因素,評估各國的生活幸福度。在這份報告中,全球排名前5名的國家,分別是芬蘭、挪威、丹麥、冰島、瑞士。台灣由去年第33名,上升到26名,在東亞國家中排名第一。

    雖然台灣被SDSN評為東亞幸福指數最高的國家,但很多國人或許不會那麼「有感」。特別當民眾搶購衛生紙的舉動成為全球熱報的新聞後,這「幸福」實在來的有點突兀!

    搶購衛生紙的熱潮雖然降溫了,但隨之而來的,卻是電價調漲方案出爐。據國泰金控3月國民經濟信心指數顯示,物價上漲預期指數是88.99,創下近6年新高。民眾對物價上漲的「感受」與「預期指數」,顯然同步攀升。當通膨已成銳不可擋的趨勢,當薪資停滯已成升斗小民的夢靨,那麼寅吃卯糧的弱勢家庭,還能撐多久?

    在SDSN對幸福國家的評比項目中,有一項是「慷慨捐款程度」。相信台灣在這個項目的得分,一定相當高,不過最近的一些報導卻讓我們頗為感慨。有育幼院反映,最近送「剩食」給他們的「善心人士」變多了。但卻也常收到發霉麵包、臭酸飯菜、過期牛奶…,甚至還有性感胸罩,讓院方十分困擾,只好整理後又一包包地扔掉。當承辦人員客氣提醒:「可不可以確認食物是否新鮮再送過來?」沒想到竟然被嗆:「不是很窮沒錢嗎?有東西吃還挑!」

    0206花蓮震災時,救助協會協助縣政府管理捐贈物資,也發現有發霉棉被、沾血床單、破損衣物…。從受助者的立場來看,這也實在令人無言。愛的最基本表現之一,就是尊重。在人際關係上是如此,在參與公益慈善行動中,當然也該如此。

    救助協會也常提醒工作人員與志工:愛的最基本表現是尊重!譬如以1919食物銀行來說,我們首先發展的是「親送食物包」-由志工親送食物包到府,以尊重受助者的隱私,同時也能在比較自在的場域中互動,表達關懷。食物包中的食品、生活用品,都須由受助者親自逐項點收。而為了表達尊重,我們也盡可能地提供正品,即使偶有即期品,也會做必要提醒。除了食物包外,1919食物銀行也會在逢年過節時增加年節禮盒,如過年給年菜、中秋節給月餅等。而對於有特殊需求的家庭,就再加送特殊品,如老人尿布、嬰兒奶粉等。

    為了落實「愛就是尊重」,使受助者能更即時地選取更多元的物資,救助協會以「親送食物包」為基礎,3年前開始發展「1919實體食物銀行」。預計今年底將達到3家區域型、8家社區型實體食物銀行。

    我們需要您的支持,也需要您的鞭策。讓我們秉持「愛就是尊重」的服務精神,攜手共勉,使台 灣早日能成為名實相符的幸福島!


    愛的最基本表現是尊重!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8年4月號
    本期目錄

    風雨同路

  • 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 編輯室
    上一篇
    下一篇

    聖經記載了一個故事
    馬大和馬利亞的兄弟拉撒路死了
    耶穌就去探望她們,與她們同哭。
    旁邊的人看了就說:

    「你看,祂愛這人是何等懇切。」(約翰11:36)

    當蘇澳的阿月姊說:
    「嘸錢嘸要緊,有阿比喝,卡要緊。」
    當新竹的珊珊說:
    「我只希望每天有東西吃,不會餓肚子。」
    你也會與她們同哭嗎?

    「與喜樂的人同樂」是錦上添花
    大多數人都做得到
    「與哀哭的人同哭」是雪中送炭
    要付出時間與心力

    邀請您一起撐把傘
    幫阿月姊遮風擋雨
    陪珊珊走一段路
    風雨中我們都是同路人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8年4月號
    本期目錄

    縱有風雨也有晴

  • 簡伯駿
  • 簡伯駿
    上一篇
    下一篇

    宜蘭縣蘇澳鎮依山傍海,雨量充沛,尤其入冬後經常細雨紛飛,因此有「蘇澳厚雨水」之稱。

    邊緣戶中的邊緣戶

    蘇澳芥菜種1919服務中心的張孟訓牧師表示,2010年強颱梅姬襲擊這多雨的小鎮。百年一見的雨量,造成市區汪洋一片,水淹一層樓以上。當時服務中心立即偕同救助協會,連續數日帶著志工們穿越大街小巷,幫鄉親們清除汙泥、進行消毒。

    救災期間,孟訓牧師認識了阿月姊(化名)。66歲的阿月姊與男友所住的工寮地處低窪,整間屋子泡在汙泥中,所有家當全部泡湯。在幫阿月姊清理過程中,張牧師發現她堪稱是「社福邊緣戶中的邊緣戶」。因住處沒有門牌,兩人無法入籍,所以與各種補助無緣。同居男友強哥(化名)因腿受過傷,行動不便,無法正常工作,只能靠阿月姊打零工維生。

    生活艱辛從不抱怨

    阿月姊早年離婚,3個孩子跟著前夫。現在孩子們雖已長大,但狀況都不好。大女兒精神失常;長子得血癌,仍治療中;小兒子則因吸毒服刑中。生活雖然艱辛,但阿月姊從不抱怨,只要手中有「阿比」(提神飲料),煩惱通通可以忘掉。她笑說:「嘸錢嘸要緊,有阿比喝,卡要緊。」

    為了幫助她,服務中心常送紙類與瓶罐給她,平時若有食物或衣服,也沒忘了她。有時大兒子要北上化療,孟訓牧師的爸爸也會補助交通費。

    3年前,服務中心替阿月姊申請了1919食物包,吃的、用的,一應俱全,讓她很開心。其中,她最喜歡大土豆麵筋,「可以配稀飯或白飯」。最希望收到什麼呢?她側頭想了想,笑著說:「如果有不辣的豆腐乳,那就更好了!」

    厝邊頭尾一起相挺

    剛來服務中心時,阿月姊是孩子口中的「瘋婆子」。孟訓牧師表示,之前她常蓬頭垢面地蹲在教會門口抽菸喝酒,每次一喝醉就胡言亂語。「好膽你們再叫一次!」自尊心極強的阿月姊,只要聽到孩子笑她,便會猛烈回擊,開始上演「阿月罵街」的劇情。

    「阿月姨,對不起,我們不該亂取綽號。」孟訓牧師要孩子先向她道歉,再對她曉以大義:「阿月姊,我們大人應該做孩子的榜樣,以後妳儀容要注意,也不要在門口抽菸喝酒。」另一方面,他也帶孩子幫忙將物資送去她的工寮,讓孩子們體會阿月姊生活的不易。

    孟訓牧師指出,過去3年來,阿月姊除了收紙箱與瓶罐,還拓展了「代客倒垃圾」的服務。下午4點,許多鄰居會將垃圾袋擺到門口,交由阿月姊統一處理,並給她些許費用。錢雖不多,但付水電費是夠的。

    阿月姊現在已是志工,常引介弱勢家庭的孩子到芥菜種1919陪讀班。陪讀班有對小兄弟,就是她介紹來的。兩兄弟的媽媽來自越南,目前失聯。爸爸是瓦斯工人,對孩子的教育無力關注。但在陪讀班老師的陪伴下,兩人的音樂與體育天份被發掘出來,不僅增強自信,也大大減輕了爸爸的壓力。


    守著破屋等待重建

    阿月姊住的木造工寮約7張榻榻米大,因不耐潮濕,屋頂腐朽漏水,現在勉強用帆布蓋住。區公所考慮要將這一帶的老舊建築拆掉重建,一年租金只要3百元,但前提是自己得出10萬元的重建費用。

    阿月姊雖努力做資源回收,但只能勉強餬口,根本無力重建,只能守著破屋一天過一天。而比起重建,罹患血癌的大兒子更讓她掛心。「他最懂事,知道媽媽辛苦,我有困難時,都會寄錢給我,現在就只希望他能快快恢復,健康生活。」她心疼地說。

    後記:

    阿月姊告知孟訓牧師,她的戶口多年來一直在前夫家中。雖曾遭遇水災,但自己可以工作,又有食物包,生活勉強過得去,所以一直不覺得要申請低收入戶補助。目前孟訓牧師還在跟她溝通中,希望能說服阿月姊,別讓自己的權利睡著。未來若工寮需要重建,服務中心也會幫忙募款,讓阿月姊有個不漏水的家,不用再擔心蘇澳的「厚雨水」。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8年4月號
    本期目錄

    開心婆婆喜憨媳

  • 成器
  • 成器
    上一篇
    下一篇

    車子緩緩駛進新竹香山區一處偏僻巷弄,沿途雜草叢生,房屋稀落。59歲的阿香與兒子阿威、阿豪,及阿豪女友珊珊(皆為化名),棲身在阿香哥哥提供的一棟陳舊磚瓦屋中。

    阿香與珊珊都有中度智障,無法工作。39歲的珊珊很喜歡聊天,嗓門也很大。「房子屋頂破了,每次遇颱風和大雨,家裡所有房間都淹水,簡直跟水災一樣,好可怕啊!」

    前年尾鄰居家失火,房子被燒成一片焦土,幸好阿豪及時救出鄰居阿嬤和外勞;但火勢延燒至阿香的房子,造成屋簷磚瓦鬆脫。之後只要稍有地震,磚瓦便大片脫落,令人怵目!

    我們只是小人物

    11年前,阿香先生因意外跌倒過世,之後靠在砂石場打零工的兩個兒子維生。但去年初兩人因酒駕各坐了4個月牢,期間阿香頓失依靠,有時三餐都沒著落,靠向親友借錢,才勉強度過難關。

    前年2月,新竹香山區身障生涯轉銜個管中心知情後,透過救助協會桃竹苗辦事處,將阿香轉介給榮光1919服務中心(新竹榮光教會)。接獲訊息後,姜宏達牧師夫婦立刻前往訪視。當時正值下雨天,天候寒冷,牧師夫婦連忙送上棉被,讓阿香與珊珊可以安眠,接著又幫忙申請了1919食物包。

    當志工送來沈甸甸的白米、醬油、炊粉、洗髮精、罐頭…,堆滿一桌時,阿香與珊珊笑得合不攏嘴。「謝謝牧師,我們只是小人物,以前不覺得有人會在乎我們,看到這麼多東西,才知道還是有人關心我們。」珊珊說。

    一家四口兩弱智

    前年5月,阿香兩個兒子相繼出獄後,開始回工地打工。珊珊說阿豪改了很多,孝順又貼心,阿威則煙酒習性不改,也不再給媽媽家用。一家4口裡有兩個身心障礙,但申請低收入戶補助沒過,兒子收入又不穩定,還好阿香每月還有4700元的身心障礙補助。至於珊珊,她的補助則被家人領取,根本拿不到。

    阿香喜歡笑,但講話不清楚,常答非所問,所以常由珊珊代為發言。「上次鄰居失火,把自來水設備燒毀了,要走一段路,拿水桶提水才能煮飯、洗衣服和洗澡。幸好後來有好心人來幫忙,重新安裝了自來水和熱水器,才不會這麼辛苦。」

    「我今年39歲,阿豪小我5歲。他對我很好,我不會吃魚,他會幫我剔刺後再給我吃,還給我零用錢。阿豪和哥哥每天只有1千多元工資,工作辛苦又不穩定,阿豪每月只能給媽媽2、3千元家用。」

    表達比阿香清楚許多的珊珊,家在竹南,以前幫弟弟賣炸蚵爹、地瓜,4年前認識阿豪,交往不久後就搬來同居了。「阿豪養我,我很開心。婆婆也很需要照顧,我每天都把婆婆照顧得很好。白天我會和婆婆分工做家務,晚上就煮飯給大家吃。我不會騎機車和單車,只能騎四輪車外出買東西。」

    希望不會餓肚子

    姜牧師除了為阿香申請食物包,每個星期天也會開車來載阿香和珊珊去教會。珊珊說:「第一次到教會我就哭了,因為有很多人跑來安慰我,唱詩歌和禱告。我認識了很多好朋友,感覺很溫暖,很開心。」

    問起兩人對未來有什麼期待?阿香答不出來,珊珊自告奮勇說:「我代婆婆說,我們希望快些修好房子,房子不會倒塌和漏水。每天都有東西吃,不會餓肚子。現在家裡沒有洗衣機和冰箱,食物很快就壞…,還有希望阿威孝順些。」

    後記:

    目前救助協會正在媒合相關資源,希望能幫阿香一家改善生活環境。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8年4月號
    本期目錄

    救助協會20歲 升級社區服務5.0

  • 詹儒毓
  • 李淑美
    上一篇
    下一篇

    為慶祝成立20週年,基督教救助協會特於2月22、23日,假新店行道會美河堂,與基督教福音協進會聯合舉行「2018福音暨救助伙伴教會年會」。總計有231間1919服務中心教會參加,同心以「升級」為主題,探討如何運用「1919急難救助」、「1919陪讀計畫」、「1919食物銀行」等計畫,升級為「社區服務5.0」,並提出具體的升級計畫。

    救助11,020家庭 個案救助金新增2000

    至去年底,1919急難家庭救助計畫已救助超過11,020個家庭。由於最近物價不斷飆漲,從今年3月起,每個家庭的救助金將從20,000元增至22,000元,仍分4期撥款,每期5500元,以因應大環境的改變,「升級」對案家的幫助。而申請救助金的家庭,也可視需要同時申請1919食物包。另外,從前年開始的「1919幸福巴士」,將擴大舉行。透過提供從頭到腳的服務(髮型設計、全套衣鞋、口腔衛教、伴手禮),傳達對弱勢長者的愛與關懷。





    陪讀資助3.6萬人次 提供調理包晚餐與惜食

    1919陪讀計畫自2004年推出以來,已累計資助超過3.6萬人次的孩子。陪讀最重要的目標是陪伴孩子成長,今年起對各班的補助將改以核定補助,簡化行政,好讓陪讀班老師能有更多時間陪伴孩子。另外,也將設立「愛加倍獎學金」,提供頂尖大學生、資優大學生與高中生申請獎助學金及生活補助。為陪讀班學生家長提供微型保險,讓弱勢家庭能有多一層的保障。與1919食物銀行合力為陪讀班提供:1.行動廚房,到偏鄉陪讀班所在學校提供食育課程、簡單烹飪技巧;2.寄送冷凍調理包,供應100個偏鄉陪讀班級營養晚餐;3.媒合100個城鎮陪讀班至連鎖超商領取惜食,為孩子晚餐加菜,也減輕經費壓力。

    參與1919陪讀計畫超過11年的宜蘭方舟1919陪讀班(宜蘭方舟教會)劉惠秋師母指出,教會的社區服務目標是讓「弱勢家庭」能成為「優仕家庭」。因此陪讀班藉由運動與學習服務,提昇孩子學習動力,培養孩子美善品格,以增進孩子解決問題、領導、管理等能力。同時也提供工讀機會給升上大學的孩子,訓練他們傳承陪讀計畫的精神。目前方舟1919陪讀班長大的7位大學生中,每週有一半的學生會回來幫忙學弟妹。

    新增實體食物銀行 擴增轉運站與倉儲

    發展快速的1919食物銀行在今年邁入第8年,至今已累計送出超過14萬包食物包,今年度也將陸續展開各項升級計畫。為幫助受助家庭避免因意外陷入絕境,將擴大幫主要經濟收入者投保一年期微型保險。為提昇1919食物銀行的物資周轉空間及時效性,同時也為重大災難救助做準備,將在南區、花蓮、台東區各建置一物資暨重災倉儲。

    而為方便偏遠教會往返集散點領取物資,將新增數個中繼型轉運站。同時將建置行動廚房,平常至各偏鄉國小進行食育課程,災時則可提升災區供餐能量。未來十年,也將朝在各鄉設立社區型實體食物銀行、21縣市各設立一間區域型1919食物銀行的目標努力。

    參與1919食物銀行事工的中壢喜樂1919服務中心(中壢長老教會)吳富仁牧師表示,目前教會服務35個弱勢家庭,他們很多都靠資源回收維生。由於受助戶對物資的需求不同,今年4月起將開辦社區型實體食物銀行,以提供更多元與即時的服務。

    教會與服務升級5.0

    年會在救助協會20週年回顧影片與「1919愛走動,騎心騎力GoGoGo」的加油聲中,進入尾聲。在閉會禮拜中,夏忠堅牧師仍不斷與眾1919服務中心共勉,要將「服務5.0的展望」投入「1919服務中心」的各項計畫中,以彰顯神的愛。願參與重大災難救助,成為社區的好鄰舍;參與1919急難家庭救助計劃,幫助受助者從苦難中得救贖;投入1919陪讀計畫,精心塑造學生,代代相傳;參與1919食物銀行,成為愛的平台,以分享來自社會大眾的愛心。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8年4月號
    本期目錄

    特力集團 Love Every Day

  • 簡伯駿
  • 簡伯駿
    上一篇
    下一篇

    1919陪讀計畫自2004年推行以來,14年來總共資助超過3.6萬名的弱勢學童。但去年上半年因募款不如預期,不得不刪減300名學童的補助名額。這是本計畫開辦14年來,首次下修補助名額。還好9月後,募款回流,因此補助名額從下學期起又加回來了。

    雪中送炭讓愛溫暖蔓延

    從2002年推動第一屆1919愛走動以來,特力集團就是長期支持救助協會的夥伴企業。為了讓更多弱勢孩子能繼續上陪讀班,把刪減的300個名額找回來,去年下半年,特力集團特與德國百年餐廚品WMF集團攜手,發起「讓愛溫暖蔓延」公益計畫。2017年8月24日起至12月31日,民眾只要購買指定鍋具,兩大集團就共同捐出銷售額的2%給1919陪讀計畫。

    特力集團公關部協理沈康汝表示,為了鼓勵民眾支持,所有特選的產品都以近5折優惠出售。「其中的壓力鍋組,價格比我從德國扛回來的還便宜!」他笑著表示。該計畫總共募得台幣150萬元,可幫助100名國小生重返陪讀班。

    除了雪中送炭,募款支持陪讀班,早在4年前,特力集團便與救助協會合作,展開「LED(LoveEveryDay)志工服務計畫」,為偏鄉陪讀班修繕教室。至2017年底,總共已完成了91間陪讀班的修繕。

    家的產業為孩子發光發熱

    為什麼特力集團這麼看重弱勢兒童的需要?沈協理指出,這跟集團董事長李麗秋的理念有關。「我們隸屬於『家』的產業,跟『人』有直接關係,所以在回饋社會方面,李董事長特別關心弱勢家庭的孩子。若能幫助他們塑造健全的品格與自信,則不但能扭轉他們的命運,將來他們長大後,也能在各個落發光發熱,貢獻社會。」

    除了捐款,李董事長認為,企業公益應該與本身的核心價值結合。要讓員工一同參與,才有意義。因此7年前,特力集團開始舉辦志工日,鼓勵員工參與社區服務,用手上的螺絲起子、油漆刷或電鑽,幫助弱勢團體修繕。

    沈協理指出,他第一次參與志工日,就是參加2013年救助協會的「救助挑戰營」,與同仁一起為新北市萬里崁腳國小粉刷校園,完成服務學習的任務。當地居民多為礦工後代,經濟條件普遍不佳。在大家粉刷完教室,準備離開時,只見孩子們列隊站好,唱歌感謝志工們,讓他至今回想起來,仍是滿滿的感動。「平時工作都在接觸數字,聽到孩子的歌聲,感覺心靈都被徹底洗滌了。」沈協理說。

    特力員工傳遞溫暖的推手

    每年的志工日只有一天的時間,員工們用來換燈泡、粉刷教室綽綽有餘,但若碰到年久失修,「病入膏肓」的修繕案子,一天根本不夠,怎麼辦?位於高雄茂林區的安萬山1919陪讀班,屋頂與牆面有空隙,天花板脫落不說,教室逢雨必淹,不時還有蛇鑽進來湊熱鬧。而廚房沒有冰箱,抽油煙機與瓦斯爐也雙雙罷工。主責老師駱秋香都要在家先煮好飯,再帶到教室給孩子們吃。

    得知陪讀班的慘況後,2017年特力志工日的前兩個月,高雄大順店的志工陳雅文就與同事利用假日前往場勘與修繕。礙於經費有限,陳雅文還自發性地發起募款,為陪讀班添購冰箱、抽油煙機與瓦斯爐,讓駱老師感動到落淚。沈協理表示,特力的企業文化,是為客戶營造溫暖,而特力的員工,則是傳遞溫暖的重要推手!

    感動服務客人就是家人

    「您好,有什麼我可以幫您的?」「我家廚房的水龍頭,漏水漏不停。」「建議您用這款比較經濟實惠喔!」在特力屋,總是會看到身著橘色制服的員工,主動上前協助顧客,詢問並提供修繕的建議。沈協理指出,特力集團的經營方式以客戶滿意為導向,為了提供客人最好的服務,還特別設置「顧客滿意管理處」,專門處理客人的投訴,而所有的訊息也會直達執行長。

    「我們每個月會從客戶寄來的感謝信、電話或網上的留言,選出『感動服務案例』。鼓勵員工把客人當家人,傳遞溫暖。有一次,颱風天下大雨,桃園南崁的一位員工,在雨中等了20幾分鐘,就只為了幫客人攔計程車,將人安全送回家。」沈協理說。

    沈協理指出,因著LED計畫,已有91間1919陪讀班的教室被更新了。未來當需要的班級都修繕完成後,特力集團的下一個目標是照顧愈來愈多的獨居老人。他們家中的修繕,對特力集團來說不難,但長者的挑選、健康狀態評估、物理治療、甚至護理等技能,則必須結合其他專業團體,才能事半功倍。

    「而1919的服務網路遍滿全台,1919食物銀行的個案中有15%是弱勢獨居老人。所以未來我們還要更多合作,一起將溫暖蔓延到每個需要的角落。」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8年4月號
    本期目錄

    危機變轉機 人生大不同

  • 簡選
  • 簡選
    上一篇
    下一篇

    曉萍一向硬朗,一年多前開始莫名頭暈,胃與膽囊也都檢查出惡性腫瘤,若不趁早開刀,後果不堪設想…。

    花蓮吉安鄉仁和村掩映在稻田與樹林間,一眼望去綠意盎然,是個標準的綠色社區。59歲的曉萍(化名)一家,12年前自新竹搬來此地。只見她家門前堆滿一袋袋的雜物,難不成要搬家了?「我家老大瑄瑄(化名)這陣子鬧革命,硬要跟妹妹分房睡,我這老媽子只能從命。這幾天忙著打掃,就為了清出一個空間讓她住。」曉萍笑笑地說。

    女主外扛起一家重擔

    曉萍與先生志信(化名)都是花蓮阿美族人。兩人年輕時是建築工人,在新竹努力打拼,就只盼能給一家四口一處安居之所。直到12年前終於美夢成真,他們回到花蓮老家,買下了目前的房子。

    仁和村居住環境滿分,但工作機會卻不及格。阿美族是母系社會,「女主外,男主內」居多,於是一家之主的曉萍決定改行去洗衣場上班。收入雖只有兩萬,但至少比當建築工穩定;而志信則維持老本行,因工作機會不多,他在家裡玩網遊的時間還比工作多。曉萍指出:「志信就是個宅男,不愛交友也不愛喝酒,就只愛在家上網玩遊戲。」

    考社工留下來陪爸媽

    曉萍一家人剛搬到仁和村時,便認識了仁和1919服務中心(仁和神召會)的「蕭媽媽」-蕭麗玉傳道。當時老大瑄瑄與妹妹也進到仁和1919陪讀班,目前已分別讀大四與高二。

    瑄瑄國中時因非常叛逆,蕭媽媽說:「有次她執意不肯參加冬令營,說到激動處,還雙手叉腰跟我嗆聲!」「瑄瑄,你跟蕭媽媽說話的態度,很傷她的心哦!」在同學提醒下,瑄瑄才發現自己的不對。懊悔的她,後來不但主動道歉,也謹記蕭媽媽的教導:「先思考,後行動」。即將從東華大學社工系畢業的她,品學兼優,是「書卷獎」的常客。目前正準備考社工執照,未來希望能留在花蓮,陪伴爸爸媽媽。


    風暴來襲夢想幾成泡影

    盡快繳清房貸是曉萍夫妻倆長久以來的夢想,每個月雖無多餘積蓄,但日子也算平順。沒想到去年一場風暴,卻幾乎使她們的夢想化為泡影。曉萍皺著眉表示,她一向硬朗,雖愛喝酒,但體力充沛,下班後還能去田裡幹活。然而一年多前她開始莫名頭暈,起初還不以為意,直到有天在洗衣場差點昏倒。滿頭冷汗的她被同事送往醫院,才知大事不妙。她指出:「因為胃出血,在醫院3天大便都是黑的。」經醫生診斷,曉萍的胃與膽囊都有惡性腫瘤,若不趁早開刀,後果不堪設想。

    聽到這噩耗,曉萍如同冰水灌頂,自頭冷到腳。開刀住院皆要費用,平時就沒有積蓄,要到哪生錢?即使手術順利,那養病期間,房貸與生活費怎麼辦?若繳不出房貸,房子被銀行查封,多年的奮鬥不就付諸流水?

    沒了健康一切都是空的

    還好,一得知曉萍的需要後,蕭媽媽便立即為她申請了2萬元的1919急難救助金,讓手術得以進行,先去除病灶。曉萍慢慢地說:「就像我媽媽講的,身體最重要。沒了健康,一切都是空的。」

    手術過程很順利,摘除了胃內的腫瘤與整個膽囊,曉萍花了3個月休養,才回到洗衣廠工作。急難救助金已用在開刀與住院上,那這段時間的房貸與生活費怎麼辦?她指著客廳角落的電腦桌說:「多虧了志信,房子才不至於被查封。」看到太太病倒,宅男志信很快放下手中的滑鼠與鍵盤。困境好像激發出他的爆發力,除了日以繼夜地工作外,還四處找親戚朋友周轉。曉萍眼帶笑意地說:「別看他平常『散仙散仙』,但關鍵時刻還是很有責任感的。」

    看似不幸卻是另種祝福

    以前曉萍身體好,但手術後站沒多久就喊累,為了健康,終於與喝了一輩子的酒說再見。蕭媽媽表示,面對人生巨變,曉萍現在起床後都會跟上帝禱告,晚上八點便準時上床。這人生的插曲看似不幸,但換個度想,卻是另一種祝福。「生病前,曉萍只有吃飯時會感謝上帝,現在她除了更倚靠神外,還在教會擔任招待,幫忙煮愛宴、插花。而女兒瑄瑄還是帶領曉萍認識神的小輔導呢!」

    曉萍表示,未來希望瑄瑄能找個愛她,也願意留在花蓮的先生。她笑說,阿美族是母系社會,許多父母都指望長女能留在身邊,志信與她也不例外。曉萍說:「看我忙得滿頭大汗,就是為了替她挪出足夠的活動空間。這樣即使她將來結婚了,也能住得舒適些!」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8年4月號
    本期目錄

    每個孩子都是寶

  • 黃莉雯
  • 簡伯駿
    上一篇
    下一篇

    台中小太陽1919陪讀班

    台中小太陽1919陪讀班位於西屯區何厝國小旁,每周三下午4點,孩子們便會關上陪讀班音樂育樂教室的門窗,進行音樂律動。陪讀班主任,基督教台中救世軍牧師謝文禎微笑著說:「寫完功課,我們就讓男生去打爵士鼓發洩充沛精力,女生則彈琴抒發情緒。為避免吵到鄰居,音樂育樂教室的門窗都是氣密等級喔!」

    是黑臉也是白臉

    小太陽陪讀班每週一至五上課,有20名國小生、4名國中生,多來自單親、隔代教養等弱勢家庭。其中不乏有過動症、自閉症或妥瑞氏症的孩子。他們因家庭教養功能薄弱,成績多敬陪末座。因此除了幫孩子們提升學習成績,謝牧師與師母非常強調愛與關懷。文禎牧師說:「很多事,孩子只會跟師母講,連他們的爸媽和老師都不知道。」余春鳳師母有師專背景,修過特教學程,當過幼稚園老師,和藹中帶著一絲威嚴,對弱勢孩子特別有負擔。

    「不管他們的家庭環境如何,每個孩子都是單純可愛的。」春鳳師母表示。因為感受到師母真誠的愛,孩子們受傷破碎的自信被修復,除了願意跟師母講內心悄悄話外,也會遵守她所訂的陪讀班規。進到陪讀班後,孩子會先在音樂教室一起禱告,再開始寫作業。若發生失序行為,師母會出聲責備,但也會溫柔安慰。文禎牧師開玩笑地說:「在小太陽陪讀班,黑臉白臉都是師母一人在扮演!」

    有管教也有安撫

    小福(化名)讀小五,患有自閉症,由何厝國小輔導室轉介而來。他媽媽有高血壓、糖尿病,爸爸工作之餘,須看顧媽媽的身體,無暇督促他的功課。剛來陪讀班時,小福很少與人互動,還有攻擊性,只要有人出言不遜,便出手回擊。春鳳師母說:「我會告訴他,不可以打人。若覺得不舒服,可以跟師母講,讓我來處理就好。」說完就抱抱他,再加上幾句鼓勵的話,讓他委屈的情緒得以宣洩。慢慢地,小福已可控制怒氣,與同學的互動也增多了。

    今年讀國一的子翔(化名)小一時來陪讀班,之前都住在大陸。爸爸70多歲,媽媽是中國籍。子翔有過動症,嘴巴動不停,由於聲音尖銳,還有濃厚的京片子,在學校常被同學嘲笑是怪腔怪調的娘娘腔。因長期被霸凌,養成他以伶牙俐齒自我保護。「子翔,可以安靜一點嗎?」陪讀班的愛心媽媽說。「我沒有吵啊!我只是在說話!」「但你影響到別人了。」「有嗎?我不覺得啊!」

    有一次子翔在班上異常安靜,師母察覺有異,便在課堂上宣布:「知道子翔發生什麼事的同學留下來,其他人可以出去玩。」經過調查,才知道子翔的大嗓門得罪了班上一位女同學秀秀(化名)。這小女生聯合其他人,一起排擠子翔。「秀秀,子翔不該對你大吼,但有時他難免會失控。還記得他有過動症,有時須按時服藥嗎?」

    安撫完秀秀,師母也不忘提醒子翔:「你長大了,不能再拿生病當藉口,要學會好好控制自己。」有管教,也有安撫,讓子翔願意聽師母的話,調整自己的行為。現在與班上同學互動良好,在班上成績也進步到前5名。

    孩子是寶用愛疼惜

    六年級的小智(化名)父親在服刑,媽媽生病無法工作,主要由阿嬤照顧。經學校輔導主任轉介,來到陪讀班。「老師,不要讓小智來班上啦!」「老師,他會說髒話,還會恐嚇同學!」聽到小智要來,在學校與他同班的同學,全都投反對票。文禎牧師表示,面對大家的反彈,一開始他態度保守,跟學校說,先讓小智來試讀一週。

    為了替小智營造友善的環境,師母先與大家開會。「師母有拒絕你們來陪讀班嗎?」「沒有。」「那我們也要有包容心,讓小智進來,以免他在外遊蕩,做出更多壞事。」「好!」有了心理建設,小智果然沒有受到排擠,可以專心進行「作業補交工程」。春鳳師母指出,小智剛來時,遲交缺繳的作業常堆積如山。在陪讀班老師的陪伴下,花了一個月才追上進度。

    「小智,聽說你在學校會恐嚇人?」「會啊!我威脅他們,不給我糖,就準備吃拳頭!」「師母不喜歡,以後不想聽到你恐嚇人的消息。」「好!」春鳳師母指出,小智是個單純的孩子,不但會坦承自己的惡行,也願意改變。「小智本性坦白不狡猾,是個好孩子。」春鳳師母說。

    小太陽的每個孩子家庭環境不同,也各有不同的問題,春鳳師母認為:「人不完美,但神依然愛我們,保護我們如祂眼中的瞳仁。若用神的度來看,會發現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寶貝,這樣自然就會用愛心、耐心去對待他們了。」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8年4月號
    本期目錄

    這世界真有天使 楊萌智10年過溝情

  • 鬥士陳創意工作室
  • 李鴻影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果這世界真的有天使,應該就像楊萌智老師那樣吧!」過溝1919服務中心的食物銀行受助者瑩瑩(化名)說。

    瑩瑩口中的楊萌智,原是位成功的企業經營者。2007年3月,放下台北的事業與家庭,來到過溝,陪伴許多弱勢家庭,也培育出不少傑出的孩子。2017年,她終於實現奉獻10年的心願,而當大家對她讚譽有加時,只見她羞赧地說:「我不過是在做上帝要我做的事罷了。」

    奉獻10年到偏鄉

    楊老師與先生徐義和在台北開設貿易公司,生活富裕無虞。50歲那年,她開始思索,財富、地位都有了,接下來的人生下半場,該怎麼過?她決定離開舒適圈,將往後的10年奉獻給上帝,在嘉義縣布袋鎮過溝庄,成立路得關懷協會,並於2008年成立過溝1919服務中心。

    剛開始,楊老師唸著要去偏鄉服務時,徐義和起先並不以為意,「沒想到時間到了,她馬上就戰鬥位置。」被妻子的決心與愛心感動,徐義和決定成為她最堅強的後盾,不僅同意分居兩地10年,也成為最大的奉獻支持者。

    楊老師的服務從陪伴弱勢兒童做功課開始。她的英語教學,還有鄉村福音佈道團過溝福音中心的兒童故事屋,慢慢地在庄裡做出口碑。有一次,龍崗國小的老師帶全班十多位同學前來觀摩,其中瑩瑩的大女兒小瑜(化名)便因此加入陪讀班,進而改變了一家的命運。

    親朋好友一起來

    業務出身的楊老師喜歡接觸人,也很能感染人。她在台北有一個維持20年的查經小組,而這些小組員也成了她在過溝服務的重要支持力量。小組中的鐘老師,是台灣最早成立YAMAHA音樂教室的音樂老師。從2007年起,她每個月都會到過溝一次,免費教1919陪讀班的孩子鋼琴。

    小瑜就是鋼琴班的學生,因為熱愛鋼琴,鐘老師沒來時,仍能每天自動自發地到陪讀班練琴6小時以上,讓鐘老師和楊老師十分感動。後來小瑜想考大學音樂系,楊老師便為她找了名師詹怡嘉、吳天泰,教她聲樂、樂理與演奏技巧。南北接力10年,最後小瑜在2017年考上國立大學音樂系,讓老師們非常欣慰。

    為了預備到偏鄉服務,楊老師曾特地花5年時間學畫畫。到過溝第一年,一起學畫的老師與同學們就特地在暑假時來過溝,協助楊老師開設暑期美術班。美術班結束時,還舉辦繪畫比賽。10年下來,這個地方性的美術比賽,如今已變成由嘉義縣府教育局主辦、路得協會承辦的全縣活動了。

    看到溫柔的力量

    除了音樂、美術,這個小小的陪讀班還有程式教育課程。由成大資訊工程系教授蘇文鈺所推動的「偏鄉學童程式教育」,就是從過溝1919陪讀班開始,進而推廣到其他偏鄉的。

    蘇教授指出,此計畫的成功有兩個重要推手,一個是他太太,另一個就是楊老師。「沒有楊老師,就沒有『ProgramTheWorld』,也就沒有現在我們協助的幾十間學校的孩子。」2013年,帶著推動程式教育下鄉的熱情,蘇教授來找楊老師。當楊老師了解到從初學程式到能靠寫程式賺錢,大約要10年,便挑戰蘇教授,這個計畫若只維持一年的時間,那就不用開始了。

    抱持著實驗心態的蘇教授,被楊老師這麼一問,立時不知如何回答。「當時我離退休還有15年,如果埋在偏鄉,可能只看得到2-3個孩子有成就,這值得嗎?」

    但太太提醒他,他影響的不只是2、3個孩子,而是2、3個家庭,這就值得!蘇教授曾隨著楊老師家訪,這才發現,每個弱勢家庭孩子的問題都不一樣,而楊老師卻願意深入孩子的家庭,「在與楊老師共事的這5年間,我看到了溫柔的力量。她的愛沒有親疏之分,只要看到需要就去做,我們的社會就需要這樣的人!」

    上帝派來的天使

    透過小瑜,楊老師將關懷延伸到瑩瑩全家。瑩瑩自印尼嫁到台灣來,先生何平(化名)有躁鬱症,易怒多疑。在一次家暴後,面對六神無主的瑩瑩,楊老師當機立斷,協助把何平送進療養院,才翻轉了這個家的未來。「楊老師真的好勇敢,她聯絡花蓮的療養院,叫了救護車,陪我一路送先生到花蓮。她都不怕他哪天會來找她麻煩!」

    由於要養育三個孩子,所以瑩瑩10年來身兼數職,根本無暇照管孩子。但在陪讀班陪伴下,繼大女兒小瑜去年錄取國立大學音樂系後,今年老二小珍(化名)也錄取了成大的「不分系學士學位學程」。「若沒有楊老師,這一切都不會發生,她是上帝派來幫助我們家的天使!」瑩瑩說。

    去年12月,楊老師選擇參加「1919單車環台」做為她10年偏鄉服務的畢業典禮。藉著深入全台各1919服務中心,與先生一同重新回味這10年來的點點滴滴。「我深信,未來必有許多傑出孩子,出自1919服務中心所守護的弱勢家庭,就像小瑜與小珍。」楊老師欣慰地說。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8年4月號
    本期目錄

    「天佑花蓮」祝福音樂會 40藝人獻唱為花蓮加油

  • 編輯室
  • 編輯室
    上一篇
    下一篇

    為撫慰、祝福2月6日在強震中受到驚嚇的花蓮民眾,基督教救助協會、台灣藝起發光促進協會和花蓮縣傳教師聯禱會,於3月3日下午3點,在花蓮縣立中正體育館舉辦「天佑花蓮-《讓我陪著你》祝福音樂會」。會後並舉行救災人員慰勞餐會,感謝震災中辛苦救災的消防搜救人員。

    92歲彭蒙惠吹號加油

    空中英語教室創辦人、92歲的彭蒙惠老師和天韻合唱團一起為晚會開場表演。她以小喇叭告訴花蓮民眾「Youarenotbelonely」。身為宣教士的她,來台灣的第一站就是花蓮,她說:「我是花蓮人,花蓮有難,當然不能缺席!」

    花蓮縣長夫人徐榛蔚立委表示,花蓮要感謝的人太多,特別是特搜隊、義警、民防、警察、軍方,在第一時間提供災民最即時的救援。「只要不放棄,活著就有希望。花蓮有大家真好!」

    心中的力量不能倒

    負責籌辦音樂會的藝起發光促進會理事長宋逸民說,這次地震「震撼」了全台,卻把大家的心緊緊連在一起。事發隔天,他與該會秘書長洪敬堯、藝人小馬,一起發出30封邀請藝人錄製加油影片的信,結果有70位藝人響應,證明了愛是會「傳染」的。「藝人存在的價值,不僅僅是帶給人歡樂,更要與哀哭的人同哭,供暖心的正向力量。期盼花蓮的朋友們都能忘記背後,努力向前直跑。」宋逸民說。

    過去9年來持續參與花蓮監獄關懷工作的紀寶如,在音樂會中用自己的生命故事鼓勵受災戶,她說:「房子雖然倒了,但心中的力量永遠不能倒!」

    此次參與音樂會演出的藝人高達40多位,包括天韻合唱團、宋逸民、宋達民、陳維齡、洪敬堯、紀寶如、小馬、小禎、葉歡、TBC舞團、陳致遠、林秀琴、北原山貓、民雄、梁一貞、唐玲、Stacy、胡藝芬、周子寒、林志豪、阿建老師、巨砲、楊羽霓、小炳、張克帆、逸祥、詹珮琪、曹景俊、奇奇、顧婕等人。

    建置花蓮救災網絡

    為陪伴災民,並協助花蓮更有效完成後續重建及防災工作,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在會中,透過救助協會捐贈專業防寒帳篷給1月甫成立的花蓮縣消防局特種搜救隊,並致贈4萬個防災頭套給花蓮縣中小學生。摩根大通集團也捐贈生活用品禮券給列冊的災民,祝福他們能早日走過最艱難的時刻。

    緊急救災期已告一段落,接下來一年間,救助協會將延續救災時的合作默契,繼續與縣府、花蓮縣傳教師聯禱會、飛揚關懷協會等單位合作,進行受災戶心靈關懷工作。另外也將在花蓮建置1919食物銀行暨重災倉儲、舉行花東地區先遣志工訓練,以儲備災難志工人力,建置花蓮救災網絡。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8年4月號
    本期目錄

    星光閃閃大明星來囉! 藝起發光x1919陪讀班

  • 張芷芸
  • 張芷芸
    上一篇
    下一篇

    2月7日下午,桃園市府1919陪讀班異常熱鬧,孩子們都很賣力地練唱著。各個臉上都帶著期待又興奮的表情,原來今天有大明星要來陪他們玩呢!

    手牽手讓愛走動

    下午二點半,台灣藝起發光促進會的7位藝人,宋逸民、陳維齡、陳致遠、林秀琴、陳宇風、葉家妤、唐玲,一同出現在陪讀班。一進門,孩子們就立刻尖叫起來。「哇!他是電視上看到的人耶,超帥!」「好漂亮喔!她像從電視走出來,真的一模一樣耶!」

    孩子們認真地獻唱《讓愛走動》,以歌聲來歡迎大明星,而藝人們也一起合唱《活出愛》來回應孩子們。不一會兒工夫,現場就熱絡了起來。接著孩子們與藝人分組帶開,一起合作設計賀年卡。每組只要完成卡片,就合照拍立得留念,然後由藝人們在照片上寫下對孩子的鼓勵。

    陪伴是最好的愛

    宋逸民和陳維齡夫婦,一下子就和孩子們聊開,對他們的創意賀卡十分讚賞,「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只要真心去欣賞,孩子們就能感受到那份愛。雖然愛看似摸不著、看不到,卻再真實不過。」

    陳宇風和葉家妤夫婦親切地和孩子討論主題,並合力完成可愛卡通卡片。有兩個可愛女兒的宇風說:「我7歲時就和爸媽分開,所以很能感受孩子們渴望愛的眼神。很希望藉陪伴能多給孩子們一點鼓勵,因為愛是一切的根源和動力。」

    最後,藝人們還貼心地預備披薩,陪孩子們一起享用。孩子們不但滿心喜樂,肚子也飽足了!道別時還依依不捨地問:「你們還會再來嗎?」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8年4月號
    本期目錄

    鑽石閃爍生活有愛 DLC一份心兩份力

  • DLC鑽石生活
  • 黃莉雯
    上一篇
    下一篇

    2月2日一早,15位鑽石生活有限公司(DLC)的經銷商志工們來到1919食物銀行位於桃竹苗區的集散點——北門聖教會。一到現場,大家就和其他1919的志工捲起袖子,立刻加入清點物資的行列,並協助48間桃竹苗區的1919服務中心,將物資一一搬上推車。忙碌中臉上仍充滿笑容,動作精確又有效率!

    DLC9年 愛心久久久

    支持救助協會超過4年的DLC,是一非常重視企業社會責任的公司。創辦人蔡平產(EddyChai)是馬來西亞華僑,早在90年代投入直銷業時,就曾主辦過公益路跑,當時有5萬多人參加,募到1300多萬,共捐贈了17個公益團體。

    2008年,蔡平產憑藉28年豐富的直銷成功經驗,創立了DLC,並從2010年起持續推出「愛無限」公益活動。2017年是DLC的9歲生日,因此去年的「愛無限」,就以「關懷999,愛心久久久」為號召。各地直銷商只要在活動期間(去年10-11月)捐出一份999元產品,DLC就再捐出一份1,356元的產品。讓捐贈者的一份心倍增為二份關懷的力量,充分發揮DLC的核心精神-「無私的愛」。

    明星產品 尊重感受

    去年「愛無限」的愛心活動中,DLC一共募集1,868套物資捐贈給1919食物銀行,市值高達264萬元。為了能在今年農曆春節前,把這些物資及時送到受助戶手中,所以決定在今年1919食物銀行第一次發放物資時,就動員志工來幫忙。尤其2月初的北部寒流一波又一波,志工們本可在家休息,但卻頂著寒風跑來,真是精神可嘉!

    「這次來的志工,都是參與募款的DLC經銷商。他們最遠從台南來,全都自願又自費,大家真的非常熱情!」副總趙淑欣除了感謝創辦人蔡平產在DLC持續鼓勵員工以行動支持弱勢朋友,她更進一步說明DLC為什麼要把明星產品捐出來的原因,她說:「DLC的捐贈注重品質和實用性,從洗衣精、沐浴露、修護乳液、洗碗精,到蘆薈膠,這些都是DLC的明星商品。之所以要把好東西送給經濟弱勢的朋友們,就是希望他們也能享受被疼愛、被尊重的感受。」DLC從上到下,以行動實踐了愛人如己的企業公益精神,這份愛就像其LOGO一樣如鑽石般閃耀美麗。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8年4月號
    本期目錄

    Lucy Says 搶救菜英文

  • 陳音汝
  • 簡伯駿
    上一篇
    下一篇

    為激發1919陪讀班孩子學英文的興趣,自2016年起,空中英語教室與救助協會合作,藉由多媒體英語學習教材《LucySays》(簡稱LS),在9個陪讀班推出「1919陪讀班提升英語力」專案。2017年,持續在全台12個1919陪讀班施行,包括澎湖陪讀班都參與其中。

    老師今天會上英文課嗎

    澎湖浸信會1919陪讀班有13名國小生,多來自隔代教養、外配的家庭。陳音汝老師指出,陪讀班是孩子們的「家外之家」。在這裡,孩子們的作業除了有人教導,品格也能被雕塑。「以前他們不來陪讀班,通常就流連於超商聊天或嬉鬧,把作業拋到九霄雲外。」

    畢業於澎湖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的音汝,熟悉坊間眾多英文學習教材。她認為LS內容生動活潑,能激發孩子主動學習的興趣。讓她不用絞盡腦汁,思考如何吸引孩子。音汝指出:「LS透過情境動畫、歌曲、遊戲,介紹單字,讓學英文不再枯燥。孩子們即使白天已上了一天課,來陪讀班都還忍不住問:『老師,今天會上英文課嗎?』可見他們有多喜歡了。」

    訓練大學生培養種子師資

    三年級的柔柔(化名),去年11月才剛來陪讀班。她英文口語表達不錯,但懂得的字彙不多,造成聽讀寫的能力不足。但自從上LS後,她自然而然地學會許多生字,現在還會主動與老師討論英文句型的使用,進步神速。

    救助協會事工協調處處長梁佳宏指出,LS教學內容雖生動有趣,但許多陪讀班因人手不足,目前開課的班級仍有限。因此為了加快應用的普及率,未來救協與空英將與地區大學合作,培養種子師資,並以LS為主題舉辦英語營。盼望能搶救更多孩子們的「菜英文」,讓他們不再害怕ABC。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8年4月號
    本期目錄
    ×
    2018年4月號

    封面故事


    風雨同路
    縱有風雨也有晴
    開心婆婆喜憨媳
    救助協會20歲 升級社區服務5.0

    秘書長的話


    愛就是尊重

    1919陪讀計畫


    每個孩子都是寶

    1919急難家庭


    危機變轉機 人生大不同

    美麗人生


    這世界真有天使 楊萌智10年過溝情

    企業公益


    特力集團 Love Every Day

    THE UPDATE


    「天佑花蓮」祝福音樂會 40藝人獻唱為花蓮加油
    星光閃閃大明星來囉! 藝起發光x1919陪讀班
    鑽石閃爍生活有愛 DLC一份心兩份力
    Lucy Says 搶救菜英文
    Previous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