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識我們
    機構簡介
    年度報告
    年度計畫
    服務據點
    聯絡我們
  • 我們的服務
    1919食物銀行
    1919陪讀計畫
    1919急難家庭
    1919重災救助
    1919旺得福計畫
  • 財務徵信
    捐款徵信
    財務報告
    捐款紀錄查詢
  • 即時消息
    最新消息
    救助月刊
    活動專區
  • 會員專區
  • English
參與捐款

生命需要時間

  • 編輯室
  • 夏忠堅
    上一篇
    下一篇

    我在距離大安森林公園不遠的社區住了20 多年, 公園原址本來有國際學舍、憲兵營區、兩個眷村。後來黃大洲市長把所有房舍都拆了,開發了「七號公園」。1994 年3 月,公園正式命名為「大安森林公園」,對外開放。只是過了幾年,附近居民都還習慣稱這座公園為「七號公園」,因為大家進出路過、早晚散步,怎麼看都不像是「森林」公園。5 年前,我搬離開公園旁的舊居。最近偶爾穿過公園回到舊居,以前經常看的樹木變得高大了,樹蔭綿密了。「森林公園」好像有模有樣了,進出休憩的人似乎也慢慢忘了七號公園這個名稱。原來,生命需要時間!

    對愛護大安森林公園的人來說,大家的心更急,總會問:「樹木怎麼長得這麼慢?樟樹、白千層、榕樹、楓香樹,在其他地方好像長得更好更快些?」據一位日籍樹醫生研究,公園土地的底層是黏土,可能是一萬年前海嘯從琉球帶來的沖積黏土,透水性差。公園需要覆蓋的土壤應該要60-80公分,修建時卻只覆蓋20-30 公分,甚至有拆除房屋的水泥石塊混雜在土裡。而負責公園規劃的是交通工程人員,沒有園藝專家參與,以至於樹木成長比真正在森林中更為緩慢。如果要使「大安森林公園」真正成為森林公園,要使樹木長得更快一點,需要刨除樹木深層的黏土與水泥石塊,增加覆土的厚度。看來,生命不只需要時間,還需要合適的人在旁呵護引導。

    自2004 年救助協會開辦1919 陪讀計畫至今,14年來已幫助了3 萬人次的孩 子。這些孩子有70% 是由單親父母或隔代祖父母照顧;有40% 的孩子來自多重困境的高風險家庭,處在失業、負債、酗酒、入獄、吸毒或身心障礙等狀態中。到底陪讀班的陪伴,對這些孩子的生命帶來什麼實質的影響?陪讀班真的可以幫助他們不輸在人生的起跑點上嗎?

    原來就像樹木成長需要時間、需要呵護,陪讀班孩子的成長也需要時間,也需要呵護。本期月刊,我們報導了台中的苡葳、台東的小婷。她們在小四、 小三時,分別是我們2012、2013 年度陪讀班紀錄片的故事主角。當時她們的故事引起很多捐助者的關注。今年,苡葳要上高中了,她說:「我還是很 幸福!」小婷要上國二了,現在是陪讀班的最佳助理。

    全台陪讀班中還有很多的「苡葳」和「小婷」,他們需要時間成長,也需要你我的呵護。歡迎加入1919 陪讀計畫的行列,讓我們一起為他們的生命加油 ! 

    陪讀班孩子的成長也需要時間和呵護!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7年8月號
    本期目錄

    小女孩 長大了

  • 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 編輯室
    上一篇
    下一篇

    那年,她小三 
    側身從窄巷爬進老舊昏暗的斗室 
    所謂的「家」 
    沒有隔間、廚房、廁所,爐火就在床邊 
    爸爸外出打工,媽媽酒駕入監,三個哥哥輟學在外 
    只有狗狗小白陪著她

    那年,她也小三 
    媽媽未婚生下三女後遠嫁他鄉 
    她和阿嬤、阿祖借住在蓋到一半的紅磚房 
    所謂的「家」 
    沒有衛浴、門窗,只有一台木刻電腦 
    阿嬤放心不下,但一年後也走了

    還好,她們都來到陪讀班 
    5年2000多個日子 
    讓她們從稚嫩到成熟 
    從羞澀到自信 
    從被照顧到照顧人

    陪伴,不是可有可無、隨興而為 
    陪伴,是生命影響生命、真心感動真心 
    因為唯有如此 小女孩才會真正長大 
    即使寒風冷冽,依然亭亭玉立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7年8月號
    本期目錄

    我還是很幸福

  • 編輯室
  • 簡伯駿
    上一篇
    下一篇

    法國文學家雨果,在小說《悲慘世界》中寫道:「笑聲如陽光,驅走人們臉上的冬天。」生性樂觀者總能為周遭的人帶來正能量,在逆境中綻放光芒。台中梧棲1919陪讀班的苡葳(化名),就是一個能以正向態度面對困境的孩子。6年來,在鄭希雅老師等陪伴下,苡葳的笑容依然燦爛!

    爸爸媽媽很愛我

    5年前,1919救助月刊曾報導苡葳的故事(詳見救助月刊2012年6月<我很幸福>)。國小4年級的苡葳,爸爸打零工,常常一出去就是好幾天。布農族媽媽有酗酒問題,因酒駕付不出罰金,曾帶著出生才兩個月的小弟弟入監服刑。3個哥哥則從小就被分別安置,當時大哥當兵、二哥打工、三哥輟學跳八家將。

    苡葳的家是租來的老舊平房,就像是個「多功能倉庫」,逢雨便漏。屋內沒有隔間,所有物品散落各處,床旁邊的一個小爐火就是廚房。家裡沒有廁所,平常只能到後門的空地或用袋子解決。因為沒有前門鑰匙,苡葳必須側身穿過狹巷,從後門進出。有好一陣子,家裡只有苡葳一人,陪伴她的只有狗狗小白。後來小白走丟了,苡葳還哭了好幾天。但即便如此,苡葳總是知足地說:「我很幸福,因為爸爸媽媽很愛我!」

    由於家裡沒有熱水器,因此只要爸媽不在,苡葳就無法燒柴煮水洗澡,導致身上常有異味。但她從不抱怨,到了學校被同學排擠,也只是淡淡地說:「沒關係啊,罵別人的就是罵自己。」

    美夢成真愛畫畫

    由於衛生條件實在太差,後來在台中梧棲1919陪讀班的協助下,苡葳家才終於搬到一間比較像樣的房子,新家有客廳、廚房、洗手間,及5個房間,居住品質大幅提升。

    過去6年來,苡葳都沒有離開過陪讀班,今年9月將進入台中嘉陽高中廣告設計科就讀。這對從小愛畫畫的她來說,簡直美夢成真!從小三開始,苡葳就在美術老師出身的陪讀班老師鄭希雅教導下,多方接觸素描、水彩和油畫等媒材。她喜歡看漫畫,常臨摹知名漫畫家筆下的作品。目前她是國小陪讀班的小老師,負責教低年級學弟妹們畫畫。

    妳想跟我一樣嗎

    希雅老師說話輕柔,從不罵人,除聆聽孩子需求外,也不吝讚美,孩子們在她身邊都特別有安全感。出身單親家庭的她,常以自己為例鼓勵孩子們追求夢想:「老師也是出身單親家庭,但是現在生活美滿,有幸福的家庭,你們也想跟我一樣嗎?」除了教孩子們功課、做家事、畫畫外,希雅老師也會透過品格課程,來形塑造孩子們對生命的態度和看待自己的方式。

    從小三到國三,6年來,苡葳養成了「物歸原處」及「定時打掃」的好習慣,她也是家中最能維持整潔的關鍵人物!像最近媽媽帶弟弟回故鄉台東,已好一陣子沒回來了,家裡除了爸爸和大哥外,就只有她一個女生,因此家事她幾乎一手包辦,「現在掃地、洗衣服、洗碗,全都難不倒我哦!」苡葳說。

    為幸福指數努力

    在苡葳眼中,希雅老師的家和睦快樂,就是她所最嚮往的生活。甚至不時想在老師家住上幾天,過過「幸福的癮」。希雅老師挑戰她:「苡葳,妳羨慕老師的家嗎?那妳要好好愛爸爸媽媽,為他們禱告,求上帝改變他們,老師也會為妳禱告!」聽到老師的鼓勵,率真的苡葳就開始為家人禱告。也不再只羡慕別人的好,而是開始為提升自己的「幸福指數」努力著!

    但面對苡葳即將展開的高中生涯,希雅老師仍有些放心不下。所以一方面和教會討論著成立高中陪讀班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將透過教會的學生青年輔導,持續關心苡葳的高中生活。

    小女孩長大了!當年那個削瘦孤單的小女孩,如今已長成亭亭玉立的少女了。但不變的是,苡葳仍是6年前那個率真、開朗、愛笑的女孩,而且也一樣知足地說:「我很幸福!」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7年8月號
    本期目錄

    阿嬤可以安慰了

  • 陳逸群、嘉蘭1919陪讀班
  • 簡伯駿
    上一篇
    下一篇

    還記得台東的小婷(化名)嗎?當年那個讀小三,很想要台電腦,後來鄰居阿公用木頭幫她刻了一台電腦的小婷?(請詳見1919救助月刊2013年6月<阿嬤,我想要電腦>)當時一手撫養她長大的阿嬤說,小婷每天晚上若沒有聞到她的味道就睡不著,而她最擔心的是,「如果我走了,小婷怎麼辦?」這句話猶言在耳,但想不到才過半年,阿嬤就真的走了!

    住進蓋到一半的房子

    小婷的媽媽很年輕時就生下小婷,把她交給阿嬤照顧後,就離家了。媽媽後來又陸續生了3個妹妹,並改嫁到桃園。小婷從小就和阿嬤相依為命,阿嬤除了要養育小婷外,還要照顧80多歲罹癌的阿祖。八八水災後,許多房東臨時收回房子,他們無屋可住,只好搬到舅公蓋到一半的房子。這棟只砌好紅磚結構的雙層小樓,沒有門窗,也沒有衛生設備與水電。但他們還是搬了進去,每個月就靠一點老人年金過活。

    小婷從小一就到嘉蘭1919陪讀班,陳秀鳳傳道知道她們經濟不好,就幫他們申請了1919食物包。2012年蘇拉與天秤颱風來襲,吹走了水電管線,秀鳳傳道還為他們申請急難救助金,幫她們搭建了廁所和基本水電。

    小婷的阿嬤後來因肝硬化撒手人寰,留下了最放心不下的孫女。過去生活雖然拮据,但小婷從不擔心,因為天塌下來有阿嬤頂著。但阿嬤走後,她的依靠不見了,該何去何從?

    陪讀老師的最佳幫手

    小婷阿嬤過世後,小婷的姨婆為了把小婷留在嘉蘭村就近照顧,幾經斡旋,將她安置在大阿姨家。離婚的大阿姨有兩個女兒,年紀都比小婷年幼。於是升國二的小婷,就充當保姆照顧小妹妹們。為了讓小婷能專心讀書,除了繼續留她在陪讀班外,秀鳳傳道也為她申請了各項補助,包括:芥菜種會每個月1500元的扶助金、世界展望會的「教育助學金」等。

    秀鳳傳道指出,逆境讓小婷學會控制、調適自己的情緒,擁有高EQ。在學業上,小婷的表現並不好,國一時26個英文字母仍有看沒有懂,得由陪讀班老師個別輔導。換作一般學生,早就垂頭喪氣,或想輟學逃避,但懂事的小婷即使唸得辛苦,仍快樂上學,並交了許多朋友,人緣很不錯!

    「這幾年小婷成長很多,特別勤快。洗碗、拖地、帶小孩,都難不倒她。她現在是我的最佳幫手。」秀鳳傳道每周會舉行讀書會,邀請1919志工與陪讀班家長參加。每次小婷除了幫忙製作名牌,也會做小點心、照顧小孩,讓大人們能專心討論。最高紀錄,她與陪讀班老師曾同時照顧20個幼兒與國小生,贏得大家的肯定。

    未來想成為美髮師

    除了保護小婷,秀鳳傳道也希望能幫助她圓夢。「小婷,妳有什麼夢想?」「我喜歡服務人,未來想成為美髮師!」按著小婷的狀況,最適合進入有建教合作的學校就讀。不但能在業界實習,若表現不錯,畢業後也能直接進入職場就業。秀鳳傳道表示,若小婷的成績無法讓她入學,教會有人在嘉蘭村內開美髮店,「未來她可以在美髮店內學技術,只要有一技之長在身,走遍天下都不用怕!」

    在人生的起跑線上,小婷是比別的孩子辛苦,但上天也給了小婷溫柔體貼的心及勤快的手腳,讓她有能力去關懷、照顧別人,成為陪讀班老師的得力助手。小婷阿嬤,您可以安慰了!

    回顧2013年小婷的故事「阿嬤我想要電腦」>>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7年8月號
    本期目錄

    夢為努力澆了水 愛在背後往前推

  • 王志偉
  • 編輯室
    上一篇
    下一篇

    「午安.加油-1919陪讀計畫」公益勸募記者會

    7月5日下午,基督教救助協會於台北市長官邸藝文沙龍舉行2017「午安.加油-1919陪讀計畫」公益勸募記者會。邀請代言人JJ林俊傑、南世1919陪讀班的小朋友小威(化名)、小威的阿嬤,還有鄔米.魯夫契老師一同出席。呼籲社會大眾支持1919陪讀計畫,讓更多弱勢孩子能免費上陪讀班,接受課業輔導、品格教育、才藝訓練、營養晚餐,及家庭關懷。

    首度減額300名學生

    記者會以深坑喜樂1919陪讀班小朋友自編的越南舞蹈─「南北情緣」揭開序幕。陪讀班有30多個孩子,來自新住民家庭的就高達1/3,來表演的6個小朋友中,就有4位是越南新住民第二代。

    救助協會秘書長夏忠堅指出,根據「105學年度1919陪讀計畫期中報告」顯示,在接受資助的2800名陪讀班學生中,54%的孩子家庭不完整;73%非由父母同時照顧。而過去14年來,約有40%的家庭遭逢多重困境。由於弱勢家長們大都無力負起孩子的陪伴、教養之責,此時若無正向力量介入支持,勢必對孩子造成不可抹滅的負面影響。

    但今年9月新學年開始,救助協會將首度下修陪讀班的資助人數。預估減少300名,從去年2800名降至2500名。減額的原因,來自年初以來的募款收入減少,到5月底止僅募得1476萬,達成率僅達年度目標5700萬元的25.9%。因此,協會不得不忍痛下修資助名額,同時也邀請知名歌手JJ林俊傑擔任今年陪讀勸募活動代言人,希望呼籲大眾踴躍捐款,一起為弱勢家庭的孩子加油!

    陪伴是最好的加油

    來自新加坡的JJ說在剛出道前幾年,不懂得休息和分配時間,健康出了狀況導致聲帶受損。後來醫生要他休息3到6個月,取消所有演出,但他那時又剛好要舉行演唱會。對於事業好不容易有進展的JJ而言,那是極大的打擊。

    「要暫時休息,或永遠停下來,那是很大的恐懼。因為除了音樂,我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什麼。那時我蠻痛苦的,就像回到小時候,回到高中時的我。除了音樂,沒有其他專長。還好身邊的家人照顧我,朋友陪伴我。尤其那時許多歌迷告訴我,『不論多久,我們都會陪你』,給了我精神上很大的鼓勵和正能量。夢為努力澆了水,愛在背後往前推!陪伴真的太重要了,尤其對弱勢家庭的孩子,如果能多幫他們加油,我相信有更多的夢想會成真!」JJ說。

    努力成為「台灣的梅西」

    來自屏東縣獅子鄉南世1919陪讀班的小威(化名),就是在陪伴下夢想成真的例子。小威家裡有阿公阿嬤、爸媽和姊姊,一家靠種水果維生。爸爸雖然先天性聽障,但一家頗為和樂。直到3年前,能幹又會持家的媽媽被檢查出胃癌末期,不到3個月就離世了,小威性情因此大變(詳見救助月刊6月號)。

    鄔米老師是南世1919陪讀班老師,也是內獅國小足球隊的教練。小威的阿嬤說:「還好有鄔米老師愛他,陪讀班同學陪他,再加上他喜歡踢足球,參加了內獅足球隊後,狀況才穩定下來。」鄔米老師說:「小威自從來陪讀班後,不僅功課變好了,還是我們足球的主力球員呢!」

    小時候也曾夢想成為足球員的JJ,在知道小威很喜歡踢足球後,特別送給他一顆簽名球,鼓勵他將來有一天成為「台灣的梅西」,並表示有機會要到陪讀班和他一起踢球。

    為陪讀班提供營養晚餐

    已連續7年支持1919陪讀計畫,且多年為許多間陪讀班進行修繕的特力集團執行長童至祥表示,今年除贊助「點擊成十」外,也將再動員特力全體員工成為1919志工,深入21個偏鄉地區,為陪讀班修繕。她呼籲大家要「活得簡單,愛得慷慨」,在愛的碰撞下讓社會更美好。贊助空英1919陪讀路跑的TRAVELER總經理彭民雄則呼籲大家參加7月29日的碧潭夕陽路跑,為弱勢家庭孩子而跑。而創設「鱻來厚道」品牌的中華海洋生技公司,自去年8月起每月捐2000條魚給陪讀班與弱勢家庭,副總陳樹人表示聽到鄔米老師及小威的故事後,讓他更肯定「FISH-OneforOne」(每賣一條魚就捐出一條魚)的活動是非常有意義的。

    夏忠堅表示,雖然募款艱難,但面對弱勢孩子的需要,救助協會責無旁貸。近年來陪讀班孩子晚餐的需求日益增高,目前約有7成孩子在陪讀班吃晚餐。因此,自106學年度起,1919陪讀計畫將攜手1919食物銀行,推出「陪讀班營養晚餐方案」。在偏鄉地區,預計由「1919食物銀行-台中園區中央廚房」提供陪讀班每月16天份的雙主菜冷凍真空調理包。而在都會區,則由1919食物銀行媒合附近連鎖賣場,再由志工每天固定取回當天即期下架的肉類蔬果,為孩子加菜。

    一份支持,就是一份加油!救助協會呼籲社會各界能捐款支持「午安.加油-1919陪讀計畫」,將今年減少的300個孩子找回來!

    午安.加油-1919陪讀計畫>>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7年8月號
    本期目錄

    「1919陪讀計畫」成果報告

  • 編輯室
  • 救助協會社會服務處
    上一篇
    下一篇

    「1919陪讀計畫」成果報告

    105學年(上學期)2016年9月至2017年1月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7年8月號
    本期目錄

    老有所依 幼有所養

  • 成 器
  • 成 器
    上一篇
    下一篇

    兒子走後,喪葬費、生活費、醫藥費、孫子住校費…, 月桃嬤夫婦完全無力負擔。

    花蓮縣卓溪鄉太平村是個寧靜的布農族村落,居民大多以務農或打零工為生。67歲的月桃嬤與小她1歲的先生昌伯(均為化名),兩人歲數雖不高,但已是曾祖父母級。他們一生務農,胼手胝足,除了子孫,最大的產業,就是一棟勉強可遮風避雨的房子。

    靠除草零工養活一家

    月桃嬤的5個兒女長大後相繼離家,只有大兒子俊宏(化名)一家3口與他們同住。俊宏學歷不高,平日只能做除草零工。每月收入雖只一萬多元,卻是家中主要經濟來源。只是俊宏的太太貪玩,兒子還在襁褓中就常往外跑,屢勸不聽。

    父代母職的俊宏,餵奶、換尿布、哄孩子一手包。要外出工作時,就把孩子交給月桃嬤。長久以來,就算再不滿,但為了孩子,俊宏總是再三忍耐,直到4年前發現太太外遇,才下定決心離婚。

    俊宏的前妻放棄兒子的監護權,不久就在台東再婚生子了。俊宏疼惜兒子,父子倆感情好,雖然收入有限,但只要孩子需要的,一點也不吝惜。時光荏苒,今年孩子已經上國一了。

    43歲就心肌梗塞過世

    顧家的俊宏一直在台九線公路一帶做除草工,不分寒暑,風吹日曬,異常辛苦。他的菸、酒癮都很大,有次腰痛和咳嗽去看病,醫生警告他說:「你血壓很高,要馬上戒掉菸酒才行。」俊宏滿口答應,但只戒了一天就又故態復萌了。

    去年12月,俊宏一連數天沒有工作,心情低落,在家喝悶酒。12月4日早上6點,他一如往常地吃著早餐,不久感覺心臟劇痛,送到玉里慈濟醫院急救,最後仍不幸因心肌梗塞過世,享年才43歲。

    只要一談起兒子,月桃嬤就老淚縱橫。「俊宏從小身體就不好,20多歲在工廠打工時,腳被鐵絲割傷,結果切掉一隻腳趾。他走前幾天心情不好,我要他多休息,沒想到隔天他就走了,叫我怎麼能接受!」

    「俊宏為了養我們,辛苦工作,對家庭貢獻很大。他走後,喪葬費、生活費、醫藥費和孫子住校費…,我們完全無力負擔。其他孩子們的狀況也不好,各個自身難保,完全幫不上忙。」算來算去,月桃嬤愈算愈難過。幸好孫子很聽話,雖然爸爸過世,但在學校射箭隊表現優異,學業成績也很不錯,是唯一可安慰的。

    替兒子扶養孫子長大

    中興基督長老教會的田東昇長老,是中興1919服務中心的主責志工,也是卓溪鄉代表和主席,長久關心太平村3百多戶居民。田長老與月桃嬤夫婦是舊識,曾協助申請身心障礙和兒少補助。

    得知俊宏過世,田長老馬上前往關懷,知道還欠喪葬費10萬元,立刻協助申請1919急難救助金,再加上親友資助,總算把錢湊齊。中興教會弟兄姊妹也幫忙舉辦告別禮拜,讓月桃嬤夫婦很得安慰。還好昌伯有農保身份,今年2月獲喪葬補助金15萬,才還清債務,如釋重負。月桃嬤說:「很感謝大家的幫助,我們一家才能從悲傷困苦中走出來。現在我最大的心願,就是替我兒子把孫子好好扶養長大。」

    昌伯有高血壓和糖尿病,體能每況愈下,原本有的6分農地也在4年前休耕。月桃嬤20多年前曾被車子撞至重傷,膝蓋無力,有肝硬化和腹水的問題。沒有工作的兩老,過往積蓄多花在醫藥費上,現在就靠老農津貼與兒女偶爾貼補過活。田長老說:「還好有1919急難救助金和大家的愛心幫助,月桃嬤夫婦才能走出難關。」

    為照顧長者,太平村門諾醫院和一粒麥子基金會,提供了老人午晚餐服務,還有長照2.0的醫療巡迴和健康課程。這些田長老都幫月桃嬤夫婦申請了,「希望他們在辛苦一輩子後,能安享晚年,不再為三餐費神,身體一天比一天健壯。」田長老說。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7年8月號
    本期目錄

    嗎哪燒肉 愛心食糧

  • 黃莉雯
  • 黃莉雯
    上一篇
    下一篇

    接手一間負債累累的便當店,不但清償債務,讓店起死回生,還能做到死忠顧客每天開車50分鐘,從台中到苗栗光顧,有這樣功力的老闆大概不多,更何況還是一個傳道人。但卓蘭1919服務中心的邱彼得牧師做到了,他是老闆兼大廚,也是訂菜員兼搬貨小弟!

    死忠粉絲天天報到

    每到中午時分,來到位於卓蘭往東勢方向、台三線148.4公里處的嗎哪燒肉店,飯菜香就撲鼻而來。外號「熊哥」的邱彼得牧師和兩位店員,正在店裡忙碌著。一個在爐前揮汗炒菜、一個在夾菜包便當,還有一個在櫃台招呼客人。「我們有招牌水果燒肉飯、黯然銷魂飯、鹽烤魚飯、柔腸寸斷飯,還有中央山脈+太平洋喔!」首次前來的顧客面對這樣一字排開的山珍海味,想必左右為難。

    還不到12點10分,主菜和配菜竟都已寥寥無幾,晚來的客人只能扼腕。「對不起,我們已經賣完了,明天請早!」店裡兩位保全大哥正要起身要離開,一副滿足的表情。「很好吃!我們每天都來,最常吃鹽烤魚飯和燒肉飯,焢肉飯和黯然銷魂飯也很不錯。」大力推薦的保全大哥,每天中午都從台中開車載同事來捧場,「這裡選擇多、吃不膩,口味和價錢也公道,我們常外食,能找到一間這麼好的店,當然天天來!」

    還有一位住在附近的阿伯,以前都固定買兩個燒肉便當,一個給太太,一個自己吃。在一次嘗過焢肉飯後,從此已變成焢肉控了。「我們的焢肉是用蘋果西打特別醃製的,阿伯怕買不到,幾乎11點就會來。」問到秘方,熊哥不藏私。「我們的焢肉是用蘋果西打、米酒、薄鹽醬油,再加蔥、薑、蒜醃製的,當然重點是放的比例啦!」熊哥開心地說。

    沒有辦法只能禱告

    眼尖的人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很難不看到熊哥左腦上那一條深深的傷疤。那是一場年少輕狂的車禍,也是奇蹟生還的記號。

    「我10幾歲時被大貨車從背後高速撞擊,左腦殼和左臉都撞凹了。那時腦部主治醫生跟我家人說:『沒有辦法,只能禱告了!』奇妙的是,我三個禮拜就出院了,而且完全是自然癒合,真的很不可思議,但卻真實發生了!」談起過去,熊哥摸摸傷疤,一派雲淡風輕。

    車禍後的熊哥信了主,把生命奉獻給讓他死裡逃生的上帝。他考取了丙級廚師證照,進了神學院成了神學生。8年前,他和有優渥薪資的太太一起來到卓蘭神召會,從7個會友開始,到現在帶領30位教會弟兄姊妹服事卓蘭當地居民,無論是學校、地方機關或廟宇,都可見到他服務的身影。

    揮別烏雲找回陽光

    在嗎哪燒肉店,除了熊哥有一身故事外,店員們也各都有辛酸的過去。負責烤肉的阿美(化名)曾申請過1919急難救助金,也是1919食物銀行的受助戶。前後兩段婚姻讓她心力交瘁,帶大4個孩子的過程十分艱辛,還曾一度罹患憂鬱症。「前年她回到卓蘭,認識了我們,除了救助金、食物包,我們也讓她的孩子來陪讀班,為她申請社福資源,請她當燒肉店當店員,才讓她慢慢走出來。」

    阿美目前是嗎哪受薪的員工,雖然時薪只有130元,但已把領食物包的資格讓出來給更需要的人。「很謝謝大家的幫忙,讓我可以站起來。」看到阿美用大姆指比著「讚」笑著,相信她已揮別烏雲,找回陽光。

    感謝分享愈來愈多

    嗎哪燒肉開店3年多,10多萬負債來自前人的經營不善。「當時便當店由救助協會的捐款者出資開設,主要是想幫助卓蘭1919服務中心有一技之長的一個受助阿嬤轉業,讓她能自立更生。但後來發現她相繼積欠店租、米錢和肉錢,合計10多萬,最後實在入不敷出,而選擇歇業。」熊哥說。

    本想放棄便當店的熊哥幾經思考後,「我決定自己先跳下來做,讓有困難的人仍可以在這裡找到工作,而藉著賣出好便當,也能服務社區民眾,何樂而不為?」熊哥的起心動念,讓「嗎哪燒肉」不只是間讓人填飽肚子的便當店,更是整個卓蘭地區的社區服務中心。

    熊哥說以目前一個中午至少70-80個便當的薄利收入,預計年底前就可以還清前債。未來希望能租下隔壁的房子,成立卓蘭1919社區服務中心,好幫助更多人需要急難救助金與食物包的弱勢家庭。

    熊哥說:「我還要在店外設一個愛心大冰箱和留言板,讓人可以把多的拿來送給需要的人。而來拿東西的人則可以留下一些感謝的話,讓感謝和分享愈來愈多!」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7年8月號
    本期目錄

    萊雅科學營打開科學之門

  • 黃莉雯
  • 簡伯駿
    上一篇
    下一篇

    為縮短城鄉科學教育的落差,從2015年開始,台灣萊雅、交通大學及救助協會三方合作,為新竹縣竹東愛鄰舍、五尖、竹東聖潔1919陪讀班等的孩子開辦「萊雅科學營」。科學營2週1次,半學期上課4至6次,每次約1個半小時。藉好玩刺激的科學遊戲,啟發偏鄉兒童對科學的興趣。

    牙籤會自己移動耶

    5月24日下午,13位交大光電和電工系一年級的學生,來到竹東愛鄰舍1919陪讀班。這群哥哥姐姐手裡拿的,不是物理課本,而是牙籤、橡皮筋、空紙杯、氣球和飲料盒。藉著這些材料,他們將在孩子們面前施展「科學魔法」!

    「哇!牙籤放在水面上,會自己移動耶!」如何不靠哈利波特的魔法杖,也能讓牙籤在平靜水上,如快艇般航行?答案在大哥哥手中的洗髮精裡!原來清潔用品能減弱水的表面張力,在牙籤的一端抹上一點,另一端不抹,牙籤就會因兩端張力不同而產生推力,在水上自動航行。

    交大光電一年級的楊同學表示,陪讀班小朋友年紀小,愛玩好動,要他們乖乖坐著聽課難度不小。但藉著小遊戲,可以引發孩子注意力和興趣,也會有動力想找出背後隱藏的科學原理。

    我是科學魔法師

    4年級的采雯(化名)是氣球紙船的「參賽者」。她的紙船總是跑得比人遠。因為除了氣球吹得夠大,采雯還懂得將氣球吹氣口置於水面下,以減緩空氣排放的速度,增加航行的距離,算是合格的「科學魔法師」。

    比賽進行到一半,「碰!」的一聲巨響。原來是男同學彥君(化名),以為自己是因氣球不夠大才輸給采雯,所以鼓起腮幫子往內灌氣,最後把氣球吹破了,真是得不償失。

    交大楊同學指出,采雯在科學營中展現出科學天份。他提出的問題,常常只有她聽得懂,還有辦法回答。未來她若能專心鑽研科學,或許有機會成為科學家呢!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7年8月號
    本期目錄

    先遣志工 身先士卒

  • 簡伯駿
  • 簡伯駿
    上一篇
    下一篇

    為了在重大災難發生時,就能第一時間動員在地先遣志工前往災區進行救助,過去幾年來,救助協會已在全台6區陸續培訓了122位先遺志工。而為提升先遣志工對救災工作的熟悉與專業,救助協會特在6月10~11日兩天,假陽明山衛理福音園舉辦「先遣志工年度演練」,共有19名先遣志工參加。除了回顧過去一年參與的救助行動外,也透過分組討論,找出合適的應變對策,為災難救助做好萬全的準備。

    先遣志工就是志工班長

    救助協會災害管理部主任張可承指出,協會6個區辦事處的人力不一,地理位置、人文風俗也不同,很難找出適用所有地區的標準救災流程。因此本次訓練內容著重分組討論與腦力激盪,盼望能找出因地制宜的救助模式。

    他先帶領大家回顧年度救災報告,之後請6個區辦代表在大教室內分區設立屬於自己的「救災應變攤位」,並解說該區如何救災。每個攤位在各階段的任務、角色分工,及可用資源,透過大字報張貼,一覽無遺。讓志工們能很清楚地吸取其他區的救災經驗,也透過討論、沙盤推演,將好的建議反饋回來,讓各式流程更精進。

    救災精兵從頭學起

    每當發生災難時,許多愛心人士就會主動報名擔任志工,這時先遣志工就如同軍隊中的班長,要負責引導志工進行各種服務,如環境清理、家園恢復、心靈關懷等。而要成為先遣志工,除了須接受基礎訓練,還有為期一年的觀察預備期。完成後,才能穿上繡有「1919先遣志工」的襯衫,正式成為「救災精兵」。

    竺興國是北區先遣志工,有多次救災經驗。2015年蘇迪勒颱風重創烏來,他曾進入龜山國小,清理一間被淤泥掩埋的教師宿舍。身為土木工程師的他說:「台灣多天災,參加先遣志工訓練,及參與多次救災,讓我學會分析災情,並帶入土木專業,對防災設計、減少傷害,有很大的幫助。」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7年8月號
    本期目錄

    南門有少年 少年出英雄

  • 簡伯駿
  • 簡伯駿
    上一篇
    下一篇

    5月22日早上9點不到,台北南門國中54位8年級學生就來到救助協會八里倉庫,在老師指揮下,迅速從車上搬下一箱箱白米、麵條和奶粉。這些物資都是學生捐款,老師採購的,將捐給1919食物銀行,資助弱勢家庭。除了捐物,同學們也挽起袖子當志工,協助分發物資給前來領取物資的1919服務中心。8年1班的薛老師表示,為了這次的活動,不少同學捐出了自己的零用錢,還有同學一口氣就捐了2千元。

    惜食又助人英雄出少年

    學務主任謝扶成,是促成這次志工活動的推手。他指出,這些孩子都來自台北中產階級以上的家庭,從小衣食無虞。因此,為了讓學生們能珍惜所擁有的,學校近年來推廣惜食課程,也透過各種影片,讓他們知道在許多社會的角落裡,仍有人過著三餐不濟的生活,有賴他人伸出援手。而這次帶著同學們前來,就是課程的「戶外體驗」。謝主任說:「以前學期結束前,剩餘的班費會退回給學生,或支付同樂會開銷。經宣導後,現在很多班級都改變作法,會將錢捐給需要的慈善機構。」

    在1919食物銀行所發放的物資中,最有「份量」的,非白米莫屬。有的服務中心,一次就要40幾公斤,通常需要兩人才抬得動。只見一位身形偉岸的同學站出來,淡淡說道:「這米,交給我!」只見他蹲低了身子,雙手環抱裝米的紙箱,一下子輕鬆起身,不急不徐地將米輕放在推車上,「好!」米一放下,身邊響起如雷喝采。沉甸甸的米拿在他手上就像幾包衛生紙般,好個英雄出少年!

    拿自己有餘彌補人不足

    這班「惜食尖兵」身體力行惜食,中午用餐時,只見食量小的同學將便當中過量的飯、排骨、雞腿和青菜,夾給胃口較大的夥伴。「拿自己的有餘,彌補人的不足」,著實實踐了1919食物銀行的精神,也讓現場的廚餘桶空空如也!救助協會北區主任鄭百容,在午餐結束後拿起麥克風宣佈:「同學們,你們剛剛創下紀錄。今天的廚餘量,是我們有史以來志工活動中最少的一次!」

    天氣熱,大夥汗滴如雨下,但知道此行所做的一切都可以幫助到弱勢朋友,人人嘴角上揚,內心喜悅。此次全北區將有458戶弱勢家庭受惠於同學的付出。帶著學生離開前,謝主任說出他對學生們的期望:「希望透過實際的志工行動,能將急難救助的種子埋在孩子們的心中。將來出社會,有更大的能力時,才能幫助更多的人。」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7年8月號
    本期目錄

    愛是給人機會

  • 鬥士陳創意工作室、高雄牧鄰行道會
  • 李淑美
    上一篇
    下一篇

    還記得去年12月26日,1919環台車隊來到彰化線西愛鄰1919服務中心時,救助協會夏忠堅秘書長從單親媽媽阿玉(化名)手中,接下一隻餵得飽飽的小豬撲滿嗎?當時阿玉的先生才剛過世數月,3個孩子嗷嗷待哺,但她說:「很感謝救助協會在我最困難的時候幫助我。現在我申請到低收入戶補助了,所以我要把從1919得到的資源讓給更需要的人!」

    請把我們的心破碎

    「愛的小豬」行動是從去年台灣領袖高峰會引發的。在「中斷修正再出發」那堂課中,講員講了英國人菲爾·沃爾(PhilpWall)的故事。當時他到南非孤兒院,決定收養一個罹患愛滋的小女孩。但在花了一年時間辦手續後,小女孩卻被親戚帶走了。這讓他與太太非常難過,不禁問神:「為什麼要打斷這麼好的計畫?」

    他們在禱告中聽到神說:「你們只願愛這一個孩子嗎?你們的愛只夠給一個孩子嗎?」於他們回應:「神呀,請把我們的心破碎,分給所有的孩子,我們要創立一間專門資助弱勢兒童的慈善機構。」

    不久後,沃爾剛好要在一場聚會演講,他想趁機請大家捐款。但神說:「不,你不能在現場收任何捐款。成立慈善機構的重點在於『給人機會』,我要你把所有積蓄捐出來,換成面額10元英鎊的鈔票,分給在場所有人。請他們把這10元英鎊當成種子基金,努力倍增10倍,等存到100英鎊時再捐出來。」

    他順服了,「1010Challenge」(1010挑戰計劃)就這樣展開。最後他募到200萬英鎊,於2000年成立了「Weseehope」(看見希望)。目前該機構每年約資助10萬名非洲弱勢兒童,累積捐款已超過1500萬英鎊(約6億台幣)!

    把10元倍增10倍、100倍

    於是,為了讓所有與會者也有機會「給人機會」,高峰會特別預備了4000隻小豬,送給全台7場與會者。每隻小豬裡面都放了10元硬幣,並附上一張寫著「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的小紙條。希望大家能把這10元倍增成10倍100倍,再捐贈給需要幫助的個人或慈善機構。

    高雄牧鄰行道會牧師郭文麗去年參加了領袖高峰會,非常認同「小錢也能行善」的理念,因此特別利用聖誕節「幸福主日」,在教會發起「小豬認捐」。最後於農曆春節前回收25隻小豬,全數捐給1919陪讀計畫。

    牧鄰行道會會友卯邦慈,平常就有把皮包內所有50元硬幣放進撲滿的習慣,自從參與「小豬認捐」後,就直接放進小豬撲滿,她說:「希望這微薄的奉獻能有5餅2魚的功效,讓所有愛讀書但經濟困難的孩子們都得到最好的照顧。」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7年8月號
    本期目錄

    南王超級阿嬤

    簡伯駿
    上一篇
    下一篇

    台東市區北端的南王村是一個卑南族部落,有個閃亮的封號-「金曲村」!胡德夫、陳建年、紀曉君、家家等金曲獎得主,皆生於斯長於斯。50歲的美玉(化名)笑笑地說:「紀曉君就住在隔壁巷子,每次她回來前,都會先用LINE通知大家。」

    心力交瘁 徒呼奈何

    美玉阿嬤與先生育有二子。大兒子3年前因酒駕肇事入獄,媳婦也因吸毒服刑。夫妻倆坐牢期間,他們的一雙兒女,1歲的哥哥柏文與剛出生的妹妹心怡(皆化名),只能由美玉接手照料。

    於是,美玉辭去了釋迦園除草工的工作,專心在家帶孩子。一家經濟來源就靠先生做果樹修枝、小兒子送雞蛋維生。雖然還有政府低收入補助,但一個月不到3萬元的收入,還是左支右絀。

    相隔20多年,要再變成照顧小孫子女的母親,對美玉的體力和精神來說,是極大的挑戰。除了換尿片、餵奶等「育兒技術」已生疏不少,兄妹倆還特別黏人。除了睡覺,其他時間全都要阿嬤背著、抱著。只要稍微離開一步,兄妹倆便扯開喉嚨,上演高分貝的「哭鬧二重奏」,讓美玉心力交瘁,徒呼奈何!

    語言遲緩 超級黏人

    不久,美玉又發現,兄妹倆除了吃飯、睡覺、哭鬧外,似乎不像其他同齡孩子會啞啞學語。後來經醫生檢查,判定兩人「語言發展遲緩」,需上治療課程。

    上課過程中,美玉認識了雅芬(化名)。她的孫子也有同樣症狀,但進步速度卻比柏文與心怡快。「是什麼方法,讓孩子們進步神速?」一問之下才發現,雅芬週末都會帶孫子去豐田讚美1919服務中心的「歡樂週末派」。於是美玉決定,只要孩子能開口說話,什麼方法她都願試,便帶著孫子女前去!

    「兩兄妹很黏阿嬤,像無尾熊似地緊抱著她不放。」豐田讚美1919服務中心的志工老師高宣,回憶起2年第一次見到祖孫3人的情景。「歡樂週末派」每週六下午舉行,邀請社區兒童參加,沒有最低年齡限制。在當中老師會帶孩子們唱歌、講故事、玩遊戲,孩子們都很喜歡。

    愛心陪伴 耐心引導

    要讓美玉喘口氣,就要降低兩兄妹對她的高度依賴,用愛心陪伴和耐心引導。柏文平時話少,但遇到刺激時反應卻很激烈,有時被管教,就會出手打老師或用頭去撞牆。「柏文,你這樣打老師對嗎?」每次柏文對人動手時,高宣就會柔聲反問。若是柏文懊悔地哭了,便會拍拍他,安慰鼓勵他,讓他感受到被同理。慢慢地,兩個小朋友適應週末派的團體生活,開始能離開阿嬤,與同學們打成一片了。

    現在兄妹倆不但會開口說話,口齒也很清晰。「他們現在不會那麼黏阿嬤了,也會和同學們一起整理環境,是班上最有活力的二人組!」志工溫淑英師母指出,服務中心的理念是用生命影響生命,尤其目前的志工大多是在陪讀班長大的孩子,他們以身作則,不論吃飯、洗手、領禮物,都要孩子跟著好好排隊。以前柏文和心怡都不排隊,但現在會守規矩,態度改變很大。

    及時傳愛 禱告感謝

    兩年前,淑英師母認識美玉,了解他們一家的景況後,便幫她們申請了1919食物包。這份1919食物包來得及時,因為才剛通過申請,美玉的小兒子就出了車禍。小兒子很顧家,常騎車載姪子姪女去玩,而為了多賺一點錢,幾乎天天超時工作。

    美玉說:「我第一次看到食物包時,真的像在沙漠中看見了一池清泉,好高興喔!因為車禍,家中少了一份收入,經濟重擔全落在我先生肩上,還好有食物包,可以讓把省下來的錢拿來支付醫療費。」

    她說食物包裡的物資非常實用,其中以桂格即溶麥片最受孫子們歡迎。「每次領到食物包,麥片總是最先被他們消滅!」美玉笑著說,一開始兄妹倆瘦瘦的,現在食慾好,吃得壯壯的。每次衝上來抱她,都快讓她招架不住了。

    下半年大兒子將出獄,預計跟爸爸到農地工作。兩個孫子漸漸長大,美玉準備白天把他們送到幼稚園後,自己也外出工作。「感謝1919食物銀行及社會大眾的幫助,讓我們熬過最困難的日子。我常常為大家禱告,求神祝福每一位捐助者!」美玉說自己沒有什麼能力,但願意用禱告感謝每一個陪伴他們走過艱難的朋友。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7年8月號
    本期目錄
    ×
    2017年8月號

    封面故事


    小女孩 長大了
    我還是很幸福
    阿嬤可以安慰了
    夢為努力澆了水 愛在背後往前推
    「1919陪讀計畫」成果報告

    秘書長的話


    生命需要時間

    1919食物銀行


    南王超級阿嬤

    1919急難家庭


    老有所依 幼有所養

    愛心花園


    嗎哪燒肉 愛心食糧

    THE UPDATE


    萊雅科學營打開科學之門
    先遣志工 身先士卒
    南門有少年 少年出英雄
    愛是給人機會
    PreviousNext